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錳基電池將崛起?寧德時代磷酸錳鐵鋰電池或今年量產

時間:2022-07-14

來源:證券之星

導語:在火熱的電動電池金屬賽道上,鋰、鈷、鎳三種關鍵金屬備受市場關注,價格也在持續上漲。但是隨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疊加資源開發量與市場需求的不平衡,電池企業也不能“坐吃山空”,因此,近年來各大企業都在探索新的金屬電池。最近,使用了更多錳材料的錳基電池——磷酸錳鐵鋰電池,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01

  寧德時代磷酸錳鐵鋰電池或今年量產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寧德時代、欣旺達及億緯鋰能的磷酸錳鐵鋰電池已在今年上半年通過電池中試環節,正在送樣品給車企測試。寧德時代計劃于今年下半年量產該產品。

  據《科創板日報》消息,針對有市場傳聞稱“億緯鋰能磷酸錳鐵鋰電池已在今年上半年通過電池中試環節,正在送樣品給車企測試”,億緯鋰能方面相關人士回應表示,“以公司實際公告為準。”

  此外,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在今年初開始小批量采購磷酸錳鐵鋰材料,目前正處于內部研發階段。對此,比亞迪方面回應財聯社稱,目前尚沒有這方面的信息。

  同時,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很多電池企業都在對磷酸錳鐵鋰電池進行測試,但批量出貨時間不確定。如國軒高科的磷酸錳鐵鋰電池仍在技術儲備階段,沒有明確的量產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國內的鋰電池巨頭對磷酸錳鐵鋰電池表現出較強的關注,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展現了對錳基正極電池的興趣。

  今年3月份,馬斯克表示,“我認為錳基電池有潛力。”他進一步稱“在非常大的(電池)需求下,我們需要數千萬噸甚至數億噸原材料。因此,用于大規模生產電池的材料必須是普通材料,否則就無法規模化。”在2020年的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還曾表示,用2/3的鎳和1/3的錳做正極材料相對簡單,這使得在同樣數量鎳的情況下可以提升50%以上的電池容量。

  02

  磷酸錳鐵鋰電池有何優勢?

  錳基電池,在動力電池領域聽起來是一個新品種,但事實上,我們日常所用的干電池(鋅錳電池)也屬于一種錳基電池。由此,也能夠看出錳基電池的成本優勢。

  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憑借成本低廉、耐熱性高、安全性強等優勢,成功逆襲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根據高工鋰電研究院數據,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270%。

  但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有極限的,目前已經接近“天花板”。磷酸錳鐵鋰作為磷酸鐵鋰的升級版,具有更高的電壓平臺,能量密度可以高出15%-20%左右,同時又保留了磷酸鐵鋰電芯的安全性及低成本特性。

  富臨精工曾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被問到,五年內磷酸錳鐵鋰電池是否會徹底取代磷酸鐵鋰電池。對此,公司表示,磷酸錳鐵鋰(LMPF)在繼承磷酸鐵鋰(LPF)優勢的基礎上,在不采用昂貴金屬的情況下能夠提升其理論能量密度,隨著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坡,磷酸錳鐵鋰的成本優勢也在顯現,或將成為磷酸鐵鋰的重要升級方向。

  業內人士指出,錳基材料中,磷酸錳鐵鋰作為磷酸鐵鋰最重要的改進方向之一,有望率先產業化應用。

  03

  錳基電池產業鏈有何前景?

  今年3月份,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錳是不容忽視的第四種電池金屬。

  中信證券指出,新型錳基正極材料的滲透率提升,有望使得鋰電池行業用錳量在2021-2035年間增長超過10倍。受益于三元正極材料和錳酸鋰材料出貨量的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鋰電正極材料用錳量將超過30萬噸,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32%。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更加樂觀,其預計,2023年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有望迎來一定規模出貨,到2025年,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將超35萬噸,相比磷酸鐵鋰材料市場滲透率將超15%。

  隨著近兩年錳鐵鋰產業鏈迅速發展,正極和電池行業巨頭已紛紛加碼布局。

  德方納米:7月12日公司在互動平臺上稱,公司規劃產能合計44萬噸,目前已建設完成的磷酸鐵鋰產能為26.5萬噸/年;公司的在手訂單充足。

  寧德時代:2021年12月,寧德時代以4.13億元投資了江蘇力泰鋰能,目前持股60%,該公司主打產品正是磷酸錳鐵鋰材料,且擁有多項磷酸錳鐵鋰國家注冊專有技術知識產權專利。

  國軒高科:自主研發的“FP1865140-15Ah方形磷酸錳鐵鋰鋰離子蓄電池”獲得安徽省新產品的榮譽;公司已申請大量正極材料相關專利,重點布局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和三元材料。

  當升科技:公司在機構調研中表示磷酸錳鐵鋰材料已完成開發,各項性能指標良好,目前處于客戶認證階段。

  光華科技:2019年公司使用共沉淀法制備出磷酸錳鐵鋰產品,該產品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鐵鋰20%以上。

  此外,廈鎢新能產品已經進入小試階段。下游電池企業中,天能股份、星恒電源均有相關電池產品應用于電動二輪車電池領域。國金證券認為,未來,錳鐵鋰或將成為鐵鋰企業第二成長曲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