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針對新能源汽車提車了六方面共12條具體舉措,其中,積極支持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提出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攀升,充電設施建設需求不斷增大。進入2022年,為了緩解新能源車充電“尷尬”,各城市各部門多措并舉、持續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取得了實質性成效。下面一起來看看充電設施建設在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景的推進情況吧!
針對居住社區
尷尬: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后,充電設施的滯后性日益明顯。尤其是受制于老舊小區電力基礎設施現狀,社區建樁難、充電難問題,已經成為了困擾新能源車主的一個繞不開的障礙。
推進情況: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方便居民生活、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住建部堅持將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作為惠民生、促消費、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持續推進。據統計,2022年1-5月份,各地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增設了充電樁8940個。下一步,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善社區建設等工作,持續推進居住社區的充電設施建設,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充電設施。
針對停車場
尷尬:“充電焦慮”、“里程焦慮”是新能源車車主們反映最多的問題。充電樁還遠遠達不到加油站的普及程度,為了想方設法省電,有的車主不得不關閉車載空調,寧可自己難受點,也讓車子跑遠點。
推進情況:《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推進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城市停車設施有效供給水平,加快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停車資源共享和供需匹配。針對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住建部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發布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等一系列標準規范,明確了“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規定,為地方工作提供了指引和依據。
不過,由于各地方停車充電設施的建設重點不同,出臺的政策措施也有所不同。如廣東省《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建項目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安徽省《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提出城市建成區新建住宅停車位配建充電基礎設施比例不低于30%。;山西省《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停車充電一體化建設,新建停車場(庫)具備充電條件的停車位數量應不少于停車位總數的10%。
針對加油站
尷尬:加油站建充電樁,要求和流程相當嚴格。而且,由于電動汽車充電不像加油那么快,為了充分考慮安全問題,充電樁的設施要與加油區保持充足的安全距離,還需要有充足的充電停車位給車主停車充電,所以并不是每個加油站都適合加建充電樁。
推進情況:其實,最近幾年傳統油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破圈”嘗試并不罕見。今年1月底,中國石油在西藏建設的首批加油站充電樁開始投運;6月8日,浙江省溫嶺市首座綜合供能服務站投入使用,加油、充電、休息通通兼顧;6月28日,中國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與蔚來汽車合作的首座充換電一體站在中石油哈爾濱松北第五加油站正式上線投運;7月4日,甘肅省定西市首座集“加油+充電”于一體的綜合能源示范充電站建成投運。
針對高速公路
尷尬:除了節假日高峰期上高速遭遇的“一樁難求”窘境外,充電速度也是一大痛點,而目前高速公路的充電設施基本都以60kW和120kW為主,充電速度相對較慢。
推進情況:
重慶:近年來,重慶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已累計建成高速公路充電站138個,高速公路服務區覆蓋率超90%,重慶市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平臺累計接入車樁和換電企業307家。
遼寧:日前,遼寧省交投集團啟動遼寧全域綠色高速智慧能源項目,計劃在2022年年末,完成遼寧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屆時,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將達400余座。
貴州:據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最新消息,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開通運營服務區159對,已完成90對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合計572個樁、895把槍。其中已設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服務區占比56.6%。
結語:在政府與企業的協同發力下,“里程焦慮”這一困擾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問題正逐漸緩解,不過各大城市以及相關企業,圍繞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布局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還有一項項技術亟待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