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視覺打開我國高端制造市場,華為成立軍團爭奪行業第一

時間:2022-06-24

來源:遠瞻智庫

導語:在工業領域,機器視覺系統充當生產設備“眼睛”的功能,解決人眼無法識別、檢測的工作,實現效率好、成本低的經濟效益,是視覺技術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機器視覺行業起步比歐美國家晚,技術儲備也稍遜于歐美國家,但隨著近些年我國機器視覺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挖掘出新的應用場景,目前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上個月底,華為在深圳坂田舉行第三批軍團/系統部組建成立大會,新成立5大軍團/系統部。

  第三批五個軍團/系統部分別是:數字金融軍團、站點能源軍團、機器視覺軍團、制造行業數字化系統部和公共事業系統部。

  是的,原機器視覺產品線變為機器視覺軍團。

華為機器視覺軍團.jpg

  掘金志從多方信息得知,機器視覺軍團團長可能將由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擔任,尚不知曉原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段愛國的任命情況。

  5年3次換帥,安防產品線多次調整

  2018年,是公認華為大舉進軍安防的元年。

  當年,華為在安平系統部之外,成立了智能安防產品線,由石冀琳負責,后者現任華為云副總裁、華為云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

  同年6月,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在德國推出了五款星系列攝像機,并且喊出了“軟件定義攝像機”的口號,在行業里掀起軟件定義的新浪潮。

  石冀琳之后,華為安防迎來“段愛國時代”。

  2019年,段愛國出任智能安防產品線負責人,并于當年9月在華為全聯接大會喊出了那句令行業驚顫的口號:“ 聽友商說華為要退出安防?我在這里強調一下,華為不做到第一不會退出!”

  2020年初,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更名為“華為機器視覺”,由段愛國擔任總裁。

  至今,華為機器視覺變為機器視覺軍團,由洪方明擔任團長。

  伴隨著一把手的變化,華為安防產品線也經歷了多次部門調整。

  2020年之前,華為機器視覺一直歸屬于企業BG,后來調整到了云與計算BG,但在2021年4月,華為裁撤云與計算BG之后,機器視覺產品線又回到了ICT產品與解決方案BG。

  此次成立的機器視覺軍團,按照華為此前軍團的定位,與華為企業BG等屬于同一級別,意味著華為安防的又一次深刻變化。

  華為安防背水一戰

  任正非對于新軍團表示: “軍團,要重視各自的商業模式的探索與建立。軍團是一個精干的集團組織,市場和服務是全球化的,我們要構建共生共贏的伙伴體系,卷入眾多合作伙伴的千軍萬馬,服務好千行百業,為了未來的理想,為了明天,請每一個人都要牢記使命,一切為了勝利,一切為了前線,要把打勝仗作為一種信仰。”

  誓師大會上,華為機器視覺軍團喊出的口號:“場景聚焦,端云協同,構筑領先競爭力!渠道下沉,成就客戶,奮戰一線打糧食。凝心聚力,奮勇爭先,誓與軍團共存亡。”

  對于機器視覺軍團更多的資料并沒有被官宣,但從任正非與軍團的口號中不難獲悉,華為安防將要以客戶為中心,要以銷售收入為中心,開放進取,聚焦價值創造,構建共生共贏的伙伴體系。

  聯系起華為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段愛國對外發表的觀點——“華為不做到第一絕不退出”與“華為機器視覺要在2020年做到行業第三,三年內要做到行業第二,五年內要做到中國行業第一,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對不起華為兩個字”,這也意味著未來在安防或者機器視覺的相關行業中,華為機器視覺軍團將再次展開新的沖鋒,畢竟留給這個目標實現的時間并不多了。

  平臺+生態是華為機器視覺戰略的關鍵詞,對于華為而言,創造一種新的技術并成功落地并不難,難的是這種新技術給產業帶來的組織變革、生產變革甚至玩法變革,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但如果真的成功,那么前面的目標要實現或許也會成為可能。

  機器視覺助力制造業轉型,國產空間大

機器視覺.jpg

  許多北美的機器視覺廠商表示,十幾年前的中國,這些高端的視覺產品很難打開銷路。近幾年,國內制造商家處于轉型升級期間,對這些高端的視覺產品,逐漸有了采購意愿。既然國內機器視覺技術市場容量增大,那么從工業用戶角度看,如何看待如今的機器視覺市場呢?

  在工業領域,機器視覺系統充當生產設備“眼睛”的功能,解決人眼無法識別、檢測的工作,實現效率好、成本低的經濟效益,是視覺技術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那么,對于客戶使用角度看,制造商更傾向高精度、高準確率,大視野自動變焦檢測,以及軟件的快速導入等方面。

  首先是檢測的高精度,高準確率。這個是機器代替人眼最基礎的,也是最直接的目的。人工檢測容易產生疲態,導致工作質量不佳,并且精密制造領域,機器視覺比人眼有著絕對的優勢。目前來看,機器視覺的測量和判斷,已經非常成熟。

  有些工廠生產物件體積龐大,對視覺檢測來說,是一項較大的挑戰。以往對大視野檢測,會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兩個讀碼器覆蓋的方式,另一種是用高分辨率相機,加光源、鏡頭,再加上一些定制化軟件來操作。這兩種大視野檢測,需要有專業工程師做調試和維護,從客戶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來說,都不算理想,所以很難進行大規模部署。

  從視覺技術軟件使用來說,開發商能否做到快速地系統導入,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客戶的接受度。對于系統來說,固然是越簡單越好。客戶視覺系統的使用,應更傾向于“傻瓜式”的操作和開發。將眾多功能模塊化,如BLOB分析、算數運算、邏輯運算、色彩匹配等功能分為多個模塊,客戶根據自身的需求,將模塊快速導入應用。

  機器視覺是一項綜合技術,其主要的市場分布在電子制造業、汽車制造、制藥、食品與包裝機械等領域。根據前瞻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電子制造業在機器視覺市場占比46.57%,汽車產業次之,占比為31.02%。此外,物流、食品、包裝、印刷等行業的滲透率也逐年的提高。

  我國機器視覺行業起步比歐美國家晚,技術儲備也稍遜于歐美國家,但隨著近些年我國機器視覺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挖掘出新的應用場景,目前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2015年我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只有31億元,2020年已經達到113億元,CAGR為29.5%。

  根據預測,2021年我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36億元,2025年將達到275億美元,CAGR為19.47%,為高速發展賽道。

  我們認為,機器視覺行業為高速增長賽道,且目前海外公司市場份額較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大。

  機器視覺下游應用比例

  從機器視覺的具體應用看,電子制造業應用具體在PCB印刷電路、電子封裝、絲網印刷、SMMT表面貼裝、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回流和波峰焊,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產品。汽車制造業的主要應用于面板印刷質量檢測、精密測量等。食藥和包裝機械主要集中在封裝缺陷檢測、生產日期檢測、顏色識別、分揀等方面。印刷機械則是在于印刷質量檢測、印刷字符檢測、條碼識別等。

  除了上述產業,許多傳統行業同樣有機器視覺應用需求等。如黃金珠寶這類精細化加工型的產業,很多時候是靠人借助放大鏡,通過肉眼檢測產品缺陷。再者,黃金珠寶生產過程中,仍以人工作業為主,一來不利于成本控制,二來人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為了在批量化生產中提高效率,基于深度學習的視覺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建筑裝飾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工程好壞很多時候基于人為因素。以往工程驗收,依靠“老師傅”眼觀的方式,檢查墻面是否平整、天花龍骨架拼裝、門窗縫隙是否過大等問題。如今建筑裝飾行業人才面臨青黃不接局面,提升自動化水平是該行業的趨勢。高檔酒店、餐館、家裝對質量要求極高,并且市場份額逐步增大。因此,基于視覺技術對工程的驗收,是建筑裝飾行業走向自動化、智能化所需。

  行業部署與應用

  1、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

  《規劃》中提出,推進5G模組與AR/VR、遠程操控設備、機器視覺、AGV等工業終端的深度融合,加快利用5G改造工業內網,打造5G全連接工廠標桿,形成信息技術網絡與生產控制網絡融合的網絡部署模式,推動“5G+工業互聯網”服務于生產核心環節。

  2、湖州市啟動制造業全域技術改造三年行動

  湖州市日前啟動了制造業全域技術改造三年行動,通過推進“千企換裝”“千企數改” “千企聯網”,將著力深化前沿新技術的應用,引導企業通過機器視覺、傳感器、控制器、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MES、ERP、SCM等工業控制管理軟件的應用,加快信息技術應用集成。

  3、冬奧通信運行指揮中心MR數字化場館監控實現毫米級精準定位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冬奧通信運行指揮中心應用了虛實結合的MR數字化場館監控,這種基于AR(增強現實)+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MV(機器視覺)的新技術,為現場工程師量身打造了維護利器,后臺的信息和專家力量在遠程可以實現毫米級精準定位,與現場工程師同視角共同工作。

  4、杭州至海寧城際鐵路應用“車底巡檢機器人”

  2021年6月28日,杭州至海寧城際鐵路通車運營,這是國內首條全線實現智慧運維的城際鐵路,包括軌道的智能維護巡檢和車站的智能管理。其中,“車底巡檢機器人”,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技術代替了人工巡檢,工作人員只需要遙控機器人進行檢查,所有發現的問題都會自動上傳到后端系統。

  5、國內首個無針注射機器人發布

  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齊鵬團隊,發布了一款自主智能無針疫苗注射機器人,是國內首次發布無針注射機器人完整技術驗證方案。該自動疫苗注射機器人,可以通過機器視覺,自動識別人身上指定的疫苗注射位置,定位到需要扎針的肌肉部分;同時,多自由度的機械臂自適應地完成柔性自動化操作;然后,機器人的無針注射部分,能夠通過高壓的水柱,把藥液注射到肌肉中,完成疫苗注射過程。

  文章來源:康耐德,遠瞻智庫,AI掘金志,網信河北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