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高考6月7日開考,目前全國部分省市已結束所有考試,還有多地將在10日收官。高考結束后,如何填報志愿成為了大多數考生及家長最為看重的難題。作為天天活躍在電子圈里的小編,自然要為大家力薦“芯片專業”。
眾所周知,2020年9月美國政府對華為的芯片制裁正式生效,自此我國芯片相關領域受制于人的危機凸顯。作為應對,國家大力支持芯片企業的發展,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公司如雨后春筍,而芯片相關的專業也站上了風口,畢業生各大公司爭搶的香餑餑。據權威機構測算:預計到2023年前后,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6.65萬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將達到20萬。目前應屆生不少都是20-30萬年薪起步,據報道:2022年芯片行業薪水漲幅將居首位,超過了50%。現如今芯片產業正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市面上人才稀缺,所以才出現高薪搶人的局面。
也有不少粉絲在平臺留言詢問,未來到底該如何選擇電子相關專業,跨入到IC行業的大門呢,學哪些專業才對未來從事芯片行業更有幫助呢,本文中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下從事芯片行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是選擇理想的院校,首先是城市與層級,考生想要去哪個城市,失去一個985還是211,或者是一些有電子特色專業的學校。此外還要根據自身的本科院校和學習能力來選擇,最后就是多了解了解想報考院校的大致情況。
芯片是半導體原件產品的統稱,所涉及到的主要相關技術是集成電路技術。想要在未來從事該領域相關的研究或工作,可以選擇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這些專業學成之后能夠選擇的工作范圍有很多,既可以去做硬件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去做軟件方面的工作,但是最對口的還是芯片行業。具體來看各大專業的介紹:
1.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芯片歸根結底還是屬于微電子的范疇,所以說想要研究半導體芯片,那么選擇微電子專業是一點錯誤都不會有的。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理工兼容、互補的專業,是在物理學、電子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集成電路設計制造等多學科和超凈、超純、超精細加工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半導體器件物理、功能電子材料、固體電子器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的設計與制造技術、微機械電子系統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技術等。
2.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除了要學習基本電路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學習電子技術的相關知識,程序語言相關知識,電子設計相關知識,數字信號處理等等內容。
電子信息工程所開設的課程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 概率與統計 、大學物理、信號與系統、大學英語、專業英語、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高頻電子技術、電子測量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檢測技術、網絡與辦公自動化技術、多媒體技術、單片機技術、電子系統設計工藝、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RM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傳感器原理與應用、電子電工實習以及電子工藝訓練等實驗課程。
這些課程都是未來研發設計芯片的基礎,但正是因為基礎所以才很重要。一般本科畢業后學生不會直接從事芯片研發與設計的工作,至少要再讀一個研究生,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后,便可以開始從事芯片研發與設計類的工作了。
3.材料物理專業
該專業聽起來似乎和芯片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芯片的本質屬性還是屬于物理范疇的。材料物理專業的主要課程中除了要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外,還有兩門課程是必修的,那就是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物理,它們是研究半導體芯片最關鍵的兩門課程,所以想要從事半導體芯片類的行業,選擇材料物理專業也是不錯的。它包括(1)機械零件設計,進行工程設計基本技能訓練;(2)材料制備裝備設計,結合專業知識進行設備設計訓練;(3)工廠工藝流程設計,針對至少1種材料生產工藝進行車間工藝流程設計等等。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所學的課程不會像微電子專業那么精準,其所學的范圍會非常廣泛,所以經常看到該專業一個班級的學生會從事很多種不同類型的工作,但是卻又不會顯得很跳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個計算機系統與網絡兼顧的計算機學科寬口徑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科學型和工程型相結合的計算機專業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因為廣泛,所以該專業所學的內容中,也有研究半導體芯片的,不過其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芯片上的軟件開發,有想學習這個方向的同學,可以選擇此專業。
5.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表面上看是研究光點信息的專業,與電子信息科學關系不大,但實際上以上的五個專業學習的更多是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原理,而真正將芯片制造出來的核心技術則是光刻技術。如果說其他芯片相關技術,中國與歐美國家已經沒有了那么大的差距,但國內的光刻技術與歐美國家仍然差距巨大,如何能夠自主制造出一塊能夠媲美國外的芯片,關鍵就在光刻技術上,而學習光電子科學與工程技術就能夠研究光刻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所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軟件技術基礎、物理光學、應用光學、信息光學、光電信息工程、信息處理基礎、光電檢測技術、近代光學量測技術、傳感器原理、激光技術、光纖通信、光電子學、數字圖像處理等等。
小結
芯片從設計到制造到封測需要經歷很多環節,每個環節我國都還存在更大的突破空間。無論哪個專業學習都只是基礎中的基礎。但大家要知道,無論做任何事情,基礎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一環。只有打好每一個基礎,才能一步一步積累出成功的經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夠完全靠自己的技術和人才,制造出性能能夠不輸國外的“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