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全流程機器人自動化“孕育”克隆豬首次實現

時間:2022-06-08

來源:維科機器人網

導語:近日,南開大學趙新教授科研團隊聯合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由機器人自動化操作完成克隆全流程,“孕育”出的7頭克隆純種小長白豬在2022年3月31日誕生。

  種業是農業的基石,我國種豬產業一直以來缺少優良原種豬資源。由于發達國家對我國引進曾祖輩原種豬進行封鎖,一直以來,我國只能引進退化快的祖父輩原種豬,通常經3年左右繁殖即退化,不斷重復著原種豬“引進、退化、再引進、再退化”的惡性循環。

  用克隆技術大量擴增祖父輩原種豬,是解決種豬育種問題的有效方案。但是,人工克隆操作步驟多、難度大、效率低,勝任克隆操作的人員極度短缺,不能真正解決大量生產祖父輩原種豬需求的難題,這使得大范圍推廣克隆技術用于種豬育種存在瓶頸。

  與此同時,我國種豬需求量巨大,每年種母豬更新量1300萬頭,種公豬更新量30萬頭以上。

  為適應育種規模化需求,趙新團隊長期致力于提升克隆全流程機器人操作水平,并在批量化、自動化、精準化、規模化上下功夫。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團隊聯合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針對人工克隆技術存在的相關問題,對自動化操作克隆技術進行了研究。

  “自動化操作克隆技術利用顯微視覺,建立最大厘米級、最小亞微米級分辨率的全局視野,提高操作效率,從而實現了克隆操作批量化。”趙新介紹,通過細胞受力分析,實現了基于最小力的克隆操作自動化。同時,通過細胞內應變評估,可降低克隆操作過程對卵母細胞的損傷,提高了克隆操作后胚胎的發育率,從而實現了克隆操作精準化。

  采用自動化操作克隆技術,可將克隆成功的囊胚率,從人工操作的10%提高到自動化操作的27.5%,囊胚率提升2.75倍。團隊相關工作結果顯示,單胎代孕母豬產仔數,從人工克隆豬的平均不足5頭,提升到機器人化、自動化克隆豬兩批3胎共24頭,平均單胎產仔8頭,提升了60%以上。“目前,第一批機器人操作的克隆豬已用于育種生產,13頭健康克隆豬有9頭留種,留種率69%,與普通種豬留種率35%相比翻了一番。”趙新介紹。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