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2年5月30日-6月4日)智能駕駛領域大事如下:
小米汽車三項自動駕駛領域專利曝光
近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再公開三項自動駕駛領域相關專利,包括“圖像處理方法和裝置、車輛、可讀存儲介質專利”,“道路定位方法、裝置、設備、車輛及存儲介質”,以及“車輛控制方法、裝置、介質、芯片、電子設備及車輛”。
截至目前,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共公開了15項專利信息,最早于去年12月23日發起申請,最晚申請于今年的4月25日。其中,今年2月該公司密集申請了7個汽車相關新專利。
小智點評:小米在汽車業務上正在投入巨量人力、財力進行研發。據其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花費的費用為4.25億元。隨著小米為其智能電動汽車持續“加碼”,也許到了二季度末期、三季度,小米會有更多造車新專利被曝光。
深圳立法:率先支持L3自動駕駛上路
根據深圳人大常委會發布的2022年立法計劃,《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赫然排在第一位,涵蓋了從自動駕駛定義、市場準入,到路權、權責認定等方面的具體規定和管理辦法。該《條例》為有條件自動駕駛車型的合法上路掃除了政策障礙的同時,也為其他地方L3級自動駕駛準入政策提供了標準和模版。據悉,該《條例》已過發布前的三審階段。
事實上,從多部門聯合牽頭準備,到規范自動駕駛應用范圍,再到落地測試管理,深圳在相關政策上步步為營,不斷加深落地;產業方面,在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的三電系統、自動駕駛、芯片、數字座艙領域,深圳也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集群,以及一批有代表性的頭部企業。
小智點評:風氣已開,L3級自動駕駛合法上路就要呼之欲出了。
蘋果汽車項目高管持續出走
近日,蘋果宣布去年加入蘋果汽車項目的前特斯拉自動駕駛軟件Autopilot工程師Christopher“CJ”Moore已離開蘋果,加入激光雷達公司 Luminar,任軟件部門新主管。
此次離職是蘋果汽車部門的最新人事調整,該部門在過去幾年經歷了無數變化。本月早些時候,蘋果汽車項目另一位主管Ian Goodfellow也離開了,選擇加盟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DeepMind。去年,該項目負責人Doug Field也離開蘋果并加入福特。
小智點評:Moore的離開表明,雖然蘋果正在努力留住人才以完成被稱為泰坦計劃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但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境。另據了解,蘋果汽車項目高管陸續離職的原因可能包括項目愿景不清晰、管理糟糕、團隊人員缺乏落地信心等。
理想汽車功率半導體研發及生產基地落戶蘇州
近日,理想汽車功率半導體研發及生產基地落戶蘇州。據悉,該項目將由理想汽車與三安光電共同出資組建蘇州斯科半導體有限公司,主要專注于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車規芯片模組的研發及生產。按照規劃,6月中旬將啟動廠房建設,2023年5月啟動樣品試制,2024正式投產后逐步形成年產240萬只半橋生產能力。
對此,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此次項目落地是理想汽車針對碳化硅的重要布局,其將在蘇州高新區形成供應鏈團隊、主要電驅動合作伙伴等產業布局。
小智點評:隨著碳化硅器件制造成本的日漸降低、工藝技術的逐步成熟,碳化硅功率器件行業未來可期,尤其是在快速增長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理想汽車此番動作,自然也有意在碳化硅產業進行提前布局,擴大后續競爭優勢,掌握供應鏈主動權。
地圖制造商TomTom將裁員10%
據外媒報道,6月1日,TomTom宣布由于該公司在自動化制圖方面取得了進步,其將在全球削減數百個工作崗位,約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對此,荷蘭國際集團分析師Marc Hesselink估計,此次公司裁員節省下來的開支(約3.000萬歐元)將與重組費用相抵消。
據了解,TomTom自1991年成立之初起就專注于為用戶提供導航設備和地理位置信息服務。在其收購Tele Atlas后,TomTom開始聚焦電子地圖服務,并成為了全球范圍內最早成立的導航電子地圖供應商之一。如今,TomTom不僅為駕駛者提供導航方案,也在不斷生產和完善地圖數據。
小智點評:汽車產業人才凈缺口巨大,一邊是曠日持久的搶人潮,一邊是又雙叒叕一次傳出裁員的警訊,好不熱鬧…
圖森未來、Innovusion達成戰略合作
5月31日,圖森未來與Innovusion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據了解,圖森未來以自動駕駛貨運網絡為基礎,整合了最先進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和硬件生態體系。而Innovusion在雙方合作的自動駕駛卡車前裝定點項目中,搭載圖像級超遠距車規激光雷達Falcon作為主視雷達,將助力感知升維,提供更安全、高效、經濟的自動駕駛貨運。
小智點評:據悉,雙方將聚焦中國港口到干線物流、城市交通等無人物流貨運場景,探索Innovusion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系列及其感知算法同圖森未來自動駕駛卡車的深度融合,構建智卡安全高效運營生態,推動國內智卡的發展及大規模量產應用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