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行業科普
【TOYO】
3C 設備 對應環節眾多,國內企業已取得突破。3C產業鏈上游零部件生產對應設備技術難度較高,如IC制造設備等。目前國內設備廠商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環節,主要包括:CNC 機床及玻璃加工設備、平面顯示模組設備、SMT生產線設備等。
3C 設備定義與產業鏈
3C 產品概念
3C 包括計算機、通信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傳統3C產品通常指的是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數碼相機、電視機、影音播放之硬件設備或數字音頻播放器等,新興的3C產品包括VR/AR、可穿戴設備,手環,智能手表,無人機等電子設備。
3C 產業鏈
以智能手機為例,3C產業鏈可分為上游零部件(機身/顯示模組/攝像頭模組/電池模組等)生產、 中游模塊封裝(SMT/LCM)、下游整機的組裝、測試和包裝等三大環節。
3C 產品制造流程
上游零部件生產對應設備技術難度較高,如IC制造設備等。目前國內設備廠商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環節,主要包括:CNC 機床及玻璃加工設備、平面顯示模組設備、SMT生產線設備等。
3C面板
OLED將成未來發展趨勢,產線加快建設
顯示面板行業的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從CRT(陰極射線管)到PDP(等離子顯示)再到如今的LCD(液晶顯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
LCD 面板制造過程,通常意義上分為三大制程:
Array(陣列)、Cell(成盒)、Module(模組)。根據IHS Markit統計,Array段、Cell段和Module段的設備價值量占比分別為75%、20%、5%。
OLED (有機發光二極管)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
相比于LCD,OLED單點發光使得屏幕顯示更加均勻;屏幕厚度更薄;驅動電壓更低、響應速度更快;同時OLED屏幕還具備可彎折、柔性的特質等。
在生產工藝與制程方面,OLED也分為Array、Cell、Module三段,其中前兩段可統稱為Panel段。兩者最顯著的區別在于Cell制程,OLED采用自發光有機材料,而非背光模組照亮整個基板,因此在流程上有所改動,引入了蒸鍍設備、噴墨打印設備等。
LCD 與OLED三大工藝制程設備對比
在LCD和OLED面板生產的三大工藝流程中,前兩道工藝較為復雜,對應設備技術壁壘較高,主要技術由美日韓等國壟斷。OLED相比于LCD,在Cell段增加蒸鍍和封裝環節,其是OLED面板生產的關鍵步驟,對應設備投資價值量大。后端 Module 段門檻相對較低,是目前 OLED 模組設備中率先取得國產化突破的環節。
【TOYO】實時新聞:
目前TOYO大量3C行業產品正在出貨!需要購買的客戶欲購從速哦~
本文內容節選自中泰證券《智能化升級助推,3C設備復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