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已是全球最大的面板廠商,也是全球第二大OLED面板廠商,并且它與三星是唯二推出了折疊OLED面板的廠商,折疊OLED面板代表著OLED面板行業的最先進科技,可以說京東方和三星在OLED面板技術上都已居于全球頂尖水平。
聞泰科技則通過并購的模式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它先后收購了安世半導體和英國最大的晶圓廠NMF,由此它成為中國市場少有的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半導體封裝測試于一體的IDM芯片企業,它擁有分立器件、邏輯器件、MOSFET器件三大產品類別芯片,市占率居于全球前三。
去年聞泰科技將歐菲光旗下的得爾塔收入旗下,又進入了光學器件行業,不斷完善產業鏈,成為全球產業鏈企業當中的強企。對于當下日益發展壯大的中國手機來說,京東方和聞泰科技這些產業鏈企業實力不斷壯大,可以起到巨大的支撐作用。
在2005年前后崛起的TCL、南方高科等第一批中國手機品牌,它們當時敗給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外資手機品牌就是因為產業鏈掌握在外資企業手里,而外資產業鏈當然偏向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外資手機品牌,由此第一批國產手機品牌迅速衰退。
蘋果如今恰恰與中國手機企業成為競爭對手,其中中國手機前領軍者華為更一度成為蘋果的強力對手,當時華為手機在國內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平分天下,在全球手機市場也占有17%的市場份額,與三星和蘋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華為能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相抗衡,就在于它自己在芯片技術、拍照、AI等技術方面的優勢,顯然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競爭同樣需要擁有自己的技術優勢,而國產手機產業鏈的就有可能讓中國手機獲得這種技術優勢,或許正是基于這種考慮蘋果選擇陸續剔除中國的產業鏈企業,避免幫助它們進一步提升技術優勢。
蘋果已與富士康合作在越南、印度、巴西、墨西哥設立工廠,這固然與蘋果考慮分散產能、降低成本有關,其實何嘗沒有扶持其他經濟體的手機產業鏈考慮呢,它可能是試圖在這些經濟體扶持產業鏈,與中國手機產業鏈相抗衡,避免未來會受制于中國手機產業鏈。
近期媒體報道指出印度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國,顯示出印度的產業鏈正逐漸建立,這又成為吸引蘋果的另一大因素,隨著這些經濟體的手機產業鏈逐漸打下基礎,蘋果逐漸舍棄中國手機產業鏈也就成為必然。
總的來說蘋果陸續將中國手機產業鏈企業踢出供應鏈并非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下的考慮,而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未雨綢繆,避免中國手機產業鏈的崛起,撐起另一家華為手機,從而給它制造另一個強力競爭對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