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當前的元宇宙正處于初期階段,市場潛力巨大。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的一份新報告預測顯示,2021年至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場的規模將從388.5億美元增長到6788億美元。在巨大的市場利益的驅動下,以Meta、微軟為首的科技企業大力拓展元宇宙業務。
近日,微軟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日本川崎重工成為了該公司“工業元宇宙”業務的新客戶。川崎重工的員工將使用HoloLens頭戴式設備,幫助生產、維修和管理供應鏈。
HoloLens頭戴式設備是微軟于2016年首次發布的一款AR設備。微軟與川崎重工的合作的主要載體便是這款AR設備。微軟希望通過HoloLens構建一個能復刻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工作空間。在這個數字化空間里,研發、生產、維修等一系列流程都將大大加快。
與最初的元宇宙概念相比,這些科技企業把元宇宙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到了一起。與微軟的工業元宇宙相似,Meta推出了一款MR設備。通過這款設備人們在遠程辦公時仍能有“在場”的感覺。
在眾多科技企業當中,臉書是對元宇宙反應最為積極的。從2021年6月宣布組建元宇宙小組,到10月時將公司的名稱直接改為Meta,臉書擁抱元宇宙的態度可以說是無比堅定。Meta對元宇宙的看重,更多的是希望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借以挽回自身發展的頹勢。從某種角度來看,微軟、臉書并沒有占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關鍵的入口地位,因此,這兩家企業提前布局元宇宙也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與微軟、臉書相對應的,是谷歌、蘋果等企業。這些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獲利頗豐,因此為了穩定自己的市場地位,在“元宇宙”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上也大力投入,防止競爭對手的“彎道超越”。
而以亞馬遜、英偉達為代表的企業本身對于元宇宙的依賴性并不強,但它們具備的人工智能、云計算能力恰恰是元宇宙發展的驅動型技術。這些企業對于元宇宙的發展也樂見其成。
筆者認為這將是繼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后,人類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又一次大轉型。隨著科學技術越發成熟,5G、XR、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底層技術為元宇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高度數字化,元宇宙或成為未來工業發展的重要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