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支付宣布將的盧深視等3家企業新納入其刷臉支付3D攝像頭供應商列表。至此,微信刷臉支付的3D攝像頭供貨廠商數量已經達到5家。而在2019年初“青蛙”問世到2020年7月的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這個數字一直是1。隨著的盧深視等新力量的加入,這場關于刷臉支付的戰局正呈現出新的走勢。
一、支付寶、微信、銀聯三大支付巨頭刷臉支付發展歷程
2013年7月,芬蘭創業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基于臉部識別系統的支付平臺。刷臉支付系統正式誕生。
2015年,馬云在德國漢諾威展上演示了刷臉支付技術,該項技術的產生震驚全球。
2017年9月,支付寶在肯德基的概念餐廳KPRO上線刷臉支付,這是刷臉支付在國內的首次商用試點。
2018年8月,在螞蟻金服開放日廣州站上,支付寶宣布在經過經驗積累和技術升級之后,刷臉支付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能力,刷臉支付正式商業化。
2018年12月,在支付寶開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蜻蜓”,直接將刷臉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一經推出就深受中小商家的歡迎。
2019年4月,支付寶在北京召開IoT大會。宣布未來三年補貼30億到刷臉支付市場。補貼到消費者、商家以及所有代理商。
作為支付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騰訊自然不甘示弱,也開始著手布局刷臉支付。
2018年,微信刷臉支付系統就開始線下進行推廣使用。
2019年3月,微信的刷臉支付設備“青蛙”正式上線,并且也開始在全國進行商戶拓展。
2019年8月,微信支付正式發布搭載掃碼器、雙面屏的“微信青蛙Pro”。
刷臉支付獨特的支付特性,不僅吸引了支付寶、微信兩大巨頭的目光,也讓支付另一巨頭——銀聯看到了刷臉支付的前景,并著手布局市場。
2019年10月,銀聯聯合工商銀行、郵儲銀行與中信銀行等60余家機構聯合發布“刷臉付”支付產品。
2019年10月底,銀聯商務發布了其刷臉支付終端“藍鯨”,實現了銀聯刷臉支付與微信刷臉支付的終端聚合,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進入不同的刷臉支付操作環境。
刷臉支付的誕生,讓平靜許久的支付市場再次硝煙彌漫。每一次的支付變革都會引起另一種意義上的腥風血雨。上一次,是掃碼支付出現的時候,數年間過去,后起之秀刷臉支付頂替了掃碼支付的位置,成為了事件的主角,引起的“戰爭”規模,也更加聲勢浩大。
三大巨頭正有條不紊的布局著刷臉支付,刷臉支付也不負所望的向著巨頭規劃的路線平穩發展著。通過支付服務商的存在讓商家和消費者知道有刷臉支付的存在,再教會他們使用直至他們完全依賴上刷臉支付,然后再把刷臉支付的普及范圍慢慢擴大,直至覆蓋整個線下市場,最終完全取代掃碼支付。
就在行業內外人士都以為刷臉支付會按照這樣的軌跡平穩發展時,一場疫情,打亂了整個節奏。
二、刷臉支付大戰重啟,3D視覺廠商成關鍵勝負手?
戰局的轉折點可以回溯2019年10月,中國銀聯聯合60余家機構發布刷臉支付產品“刷臉付”,隨著“國家隊”入場,刷臉支付的市場聲量空前高漲。然而,兩個月后突然爆發的疫情使得人們出行必須佩戴口罩,刷臉支付的進擊勢頭戛然而止。
進入后疫情時代,戰端重啟,經過整整一年的“冷凍期”,支付寶原本手握的先發優勢逐漸消失。重回同一起跑線后,搶占市場的速度便成了各大支付廠商競爭角逐的焦點。作為戰場上的兩大主角,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戰略。
支付寶采取的依舊是最直接有效的打法——補貼驅動。2020年9月,支付寶將刷臉支付歸屬于整體的IoT戰略,并發布了新的激勵政策:首次將掃碼激勵加入到刷臉支付設備中,同時將刷臉支付去重用戶的激勵翻倍。一個月后,支付寶啟動“新藍海計劃”,圍繞包括刷臉支付設備在內的IoT設備推廣進行大規模補貼。
微信支付則選擇深耕產業鏈,宣布規范化的硬件接入流程,將更多服務商納入到生態當中。的盧深視等3D視覺企業作為攝像頭供貨商的加入,便是這一戰略的直接體現。供應商的加入,讓微信刷臉支付設備在攝像頭選型上擁有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以的盧深視為例,其入選微信刷臉支付攝像頭選型的M10-DL屬于的盧深視青鸞產品系列,采用高集成化的MIPI數據接口,可廣泛應用在各類輕薄、小型化刷臉設備。
作為的盧深視針對金融支付領域的智能模組,青鸞系列人臉識別相機是的盧深視面對大部分刷臉支付場景,針對大庫識別需求推出的高精度結構光RGBD相機。青鸞系列定位為高性價比的3D結構光深度相機模組,其在成本和體積上優勢,將對微信支付刷臉設備的量產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青鸞系列在性能上的優勢也十分顯著,配套“的盧三維視覺算法開發包”,可實現支付級活體檢測、超大庫3D人臉精準識別、人臉高精度建模、實時動作捕捉等功能。
的盧深視等3D視覺廠商的加入,將大幅提升微信在刷臉支付領域的競爭實力。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這場刷臉支付的市場爭奪戰中,產業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夸張的說,以的盧深視為代表的3D視覺廠商提供的攝像頭模組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最終的勝負。
三、3D視覺技術進入商業化爆發期
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推動下,刷臉支付在過去三年間迅速普及。根據微信支付公布的數據,刷臉支付設備整體市場規模2019年比2018年增長了12倍。截至2020年6月,刷臉支付設備相比2019年12月增長了70%。此外,刷臉支付設備在行業場景的應用增長速度也十分迅速,2020年6月與2019年同期相比,大屏自助設備增長了1倍,自動售貨機增長了2倍,桌面收銀設備增長了10倍。
進入微信刷臉支付的供應商列表,意味著踏入了一個快速成長的萬億級藍海市場。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的盧深視的營收將迎來高速增長。
而比這更重要的是,支付級的人臉識別技術,向來被譽為3D視覺技術“皇冠上的明珠”。刷臉支付的快速普及,標志著基于3D視覺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充分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入選微信刷臉支付供應商列表后,的盧深視在技術層面已經得到了來自金字塔尖的認可。
隨著 5G、AI 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視覺正在加速從2D走向3D。在征服了支付級的人臉識別后,趨于成熟的3D視覺技術有望在家庭、學校、醫院、政府、企業、工廠、公共運輸等領域迎來全面開花。根據Tractica數據,全球3D傳感器和硬件子系統市場將從2017年的8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579億美元,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擁有金融級的人臉識別能力后,的盧深視在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領域將更加游刃有余,帶來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四、如何看待刷臉支付的未來?
刷臉支付作為支付領域中科技含量最高,涉及領域最廣,發展空間最大的支付新模式,其發展勢頭早已箭在弦上。疫情也好,謠言也罷,對它的影響都只是暫時的。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困難只會讓刷臉支付清晰地認清自身,在發現問題后再去不斷地解決問題,以求更加長遠的發展之道。
長遠來看,刷臉支付的積極發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社會層面上的問題,如“幫助公安機關通過人臉識別尋找罪犯”、“幫助老人追趕數字生活”等。當然,國家也要加強法制監管,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同樣的,消費者也要加強信息防護意識。全民一起努力,讓刷臉支付帶我們走入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