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上海的蘇州工業園區還是長三角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全球前10大封測廠有6家進駐;IC設計企業共110家,其中營收過億的公司就有9家之多,是半導體重地,更是半導體封測重地。另外,蘇州昆山市的產值有一半是IT產業的功勞,集聚了一批電子信息高端企業,發展成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生產基地之一。
對于蘋果來說,目前已經有多家關鍵供應商暫停了在上海及昆山的生產。4月12日,主要的組裝商和碩表示,其位于上海和昆山的兩個工廠已經停工。而這也是和碩唯一的iPhone生產基地,其產能大約占全球全部的20%到30%。主要負責MacBook制造的廣達則在4月初就停止了其上海松江區工廠的生產。作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供應商,廣達的總產能有20%左右都在上海。
除了上海,蘋果也有大量的供應商在江蘇,比如富士康、緯創的立訊精密等。兩地加起來達到了共有數十家之多。其中,對于規模相對較小的立訊精密來說,其唯一的組裝廠就在江蘇昆山。不過據了解,目前該工廠仍在閉環管理和嚴格的新冠預防措施下運行。而主要的iPad制造商仁寶電子也關停了在昆山的工廠。
除蘋果之外,其他大廠的數十家供應商也表示,自4月2日以來,他們就暫停了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業務。
其中包括欣興電子和南亞印制電路板這兩家重要的印制電路板制造商,以及戴爾和特斯拉的主要供應商BizLink。據稱,中國臺灣在上海和昆山已經有161家企業停產。
4月4日,中國十大半導體封測企業之一的上海安靠封裝測試公司,多人確診,多部門停工。
據悉,安靠是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內員工最多的企業,約有員工5400人,3000多員工廠區執行生產任務。
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崔盛林表示:我們一旦停頓,整個世界的產業鏈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影響的。希望在疫情管控好的情況下,能夠保證生產運營的正常進行,幫助上海、中國,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在缺芯嚴重的情況下產業鏈正常運營。
安靠之外,英業達上海廠區此前也停工至4月1日,停工期間將轉由捷克、墨西哥廠支持出貨。4月1日后,英業達上海廠是否繼續停工,后續未見相關消息。英業達上海廠區主要生產服務器、智能設備產品。
位于松江區的臺積電廠區實行了廠房和宿舍「兩點一線」閉環管理。平時公司約有2400名員工,目前在公司加上居家辦公人員,約保持七成人力。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位于上海松江區的三家工廠第一時間采購了睡袋、睡墊、洗漱用品、食物等基本生活物資,將廠區也進入封閉管理。
中芯國際方面此前表示,其上海公司生產運營正常,實行封閉管理,將保持常態生產。
中芯國際在上海的12吋晶圓廠是其最先進的FinFET工藝晶圓廠,14nm及改進型的12nm工藝都在其中生產,設計產能3.5萬片晶圓/月。
華虹半導體也表示過生產不會斷,為此召回了必要人員回公司住宿舍,采取只進不出的封閉管理,力保線上運轉。
硅片廠商上海新昇半導體也在浦東臨港公租房組織協調近400人在3月28日凌晨進入公司,廠區開始封閉式管理,保證工廠連續生產。
半導體清洗設備業界的生產龍頭-盛美上海相關人士透露,「公司對張江園區內研發、管理等部門同事主動安排居家辦公,對川沙工廠實行24小時封閉生產。配合政府防疫工作并確保員工的日常生活。因此,公司生產活動未受到實質影響。」
合晶上海廠位于上海松江區,主要從事半導體硅外延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其他半導體硅材料加工服務。
該公司表示,封控期間,員工只能進不能出,吃住都要在廠區內,目前上海廠員工約3、4百人,人員安排及生產不受影響,但出貨可能會受影響。
功率半導體企業尼西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緊急采購1000多條睡袋及被褥,以75%的出勤率達成了98%的產出。
蘋果筆記本電腦背光鍵盤導光板供貨商茂林光電28日代子公司上海向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告,因應新冠疫情影響,從3月28日起至3月31日配合當地政府政策停工。現暫無后續的復工消息。
此外,手機芯片廠商紫光展銳、CIS公司格科微、內存接口芯片商瀾起科技、EDA芯華章在內,多家滬上半導體設計類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按照相關政策做好防疫措施,絕大多數員工居家辦公,同時積極配合篩查工作。
昆山、蘇錫常、日本等地也被波及
除了上海本埠,長三角的實業也因這次新冠變異株疫情而受打擊。
芯片與半導體材料的昆山廠商方面:
欣興宣布昆山子公司暫時停工,包括主要生產PCB與HDI的子公司昆山鼎鑫,以及生產軟板為主的子公司欣興同泰,產能占比約20~25%。
臺光電宣布昆山子公司暫時停工,預估產能占比約30~40%。
南電宣布昆山廠進行閉環式管理,不影響公司營運,產能占比估計約40%,主要以生產PCB、BT載板為主。
定穎宣布配合政府政策實行輪休調休,預估昆山產能占比約60~65%。
楠梓電表示,昆山廠自4月6日起至4月8日暫時停工,現暫無后續消息。
上游設備廠亞泰金屬表示,配合當地政府新冠肺炎防疫工作,進行產能調整及居家辦公。
不僅如此,蘇錫常等地,圍繞著電子產品與汽車產業有著密集的供貨商布局,其中一家供應出現問題,都將對全行業的上下游生產狀態產生極大影響。
比如昆山聚集了多家印刷電路板(PCB)企業,為一級供貨商與車企,提供用于發動機、車身、底盤控制系統等功能的電子部件。這些企業都已宣告停工。
而這些企業一停工,下游需要它們產品的造車企業,不管大小,也都得停工。
特斯拉據其4月3日發布的內部通知顯示,其已經向工人和供應商發出通知,上海工廠不會像預期的那樣于4月4日恢復生產。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原本計劃于周一恢復生產,但內部通知中稱,復產計劃已被取消,不過該公司沒有詳細說明原因,也沒有透露預計何時恢復生產。
德國博世集團也早已經將在上海和吉林省長春市的工廠暫停了生產,同時將一個在上海、另一個在鄰近的太倉的另外兩家工廠、進行「閉環運營」,將工人禁足在廠區內部不準外出。
江浙滬封閉,影響波及日本
馬自達4月12日發布消息稱,其廣島總部工廠和山口縣防府工廠將于14日和15日停產。原因是上海等城市因疫情而實施封控,受此影響,馬自達合作企業的工廠停止生產,部分零部件無法采購。
受半導體短缺的影響,預計墨西哥工廠也會在4月內停產兩天。
該公司4月上旬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將日本國內2家工廠的生產暫停兩天。
截至2021年底,上海芯片產業規模占全國1/4、集聚超過700家行業重點企業。根據規劃,到2025年,浦東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銷售規模將達4000億元。而近期由于疫情蔓延,上海啟動了兩階段封閉管理措施,眼下全市仍處于“靜止”狀態,對芯片產業甚至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不言自明。
除了以上點名的半導體廠商,許多體量小的廠商可能正面臨決定存亡的艱難時刻。員工無法到廠、生產無法進行、出貨交通不暢、營收大打折扣,而這疫情又不知何時有解,期待上海疫情盡快迎來拐點,讓一切恢復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