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春耕進行時,農業機器人助力現代農業體系形成

時間:2022-04-01

來源:

導語: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對于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各行各業都呈現出數字化、機械化、智能化趨勢,農業自然也不例外。

  時值春耕季節,全國各地的春耕生產陸續展開。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春播糧食意向面積完成進度同比加快,全國早稻育秧近七成。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對于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各行各業都呈現出數字化、機械化、智能化趨勢,農業自然也不例外。

  正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的: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長期以來存在著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不足的問題,農業機器人的應用將會是促進我國現代農業體系形成的關鍵。

  對于農業機器人,業界目前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可以用于服務農業生產的機器人、自動化機器人或智能化機器都可以稱作農業機器人。

  由農業機械改裝而來的農機,在搭載了傳感器和自動化技術之后,能夠開展播種、噴藥、施肥、收獲、除草等工作,這種農業機器人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機械電器自動化設備,在推廣農業自動化技術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與真正的農業機器人仍有較大差距。

  隨著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機器人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加入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等技術的農業機器人能夠進行更精細化的操作。

  施肥機、播種機、插秧機……形形色色的農業機器人在促進農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農業機器人應用場景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重點研制果園除草、精準植保、采摘收獲、畜禽喂料、淤泥清理等農業機器人,這也將是未來五年農業機器人在我國的重點應用場景。

  在機械化、規模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農業機器人的應用十分廣泛,這其中就包括施肥。機器人可以通過土壤的具體條件制定不同的施肥策略,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也降低了肥料對于環境的影響。

  育苗機器人

  育苗機器人育苗周期縮短,3-5天就可以生根,半月到20天就可以成苗,所需時間為原來時間的一半。最關鍵的一點是利用育苗機器人可不受季節限制,實現周年育苗。

  育苗機器人利用射頻自動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實現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交互,達到精準育苗的目的,可以實現與專家一樣的育苗結果,有效節省了成本。

  采棉機器人

  棉花在我國已有悠久的種植歷史。采棉是一項耗費大量人力、時間的工作。使用機械采摘雖然能夠快速采摘,但無法將棉花按品質采摘。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王玲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機器人,不僅可以采摘棉花,而且可以迅速、準確地判斷出籽棉的品級,有望從源頭上解決我國棉花的采摘質量問題。

  農用無人機

  坐擁18億畝基本農田,無人機在我國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農業無人機通過掛載不同設備可實現農藥噴灑、肥料播撒、精量播種等不同作業,有效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節省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加快現代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

  農業關系到國計民生,在我國未來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加快農業機器人在農業生產各個環節中的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對于形成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給、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市場服務等產業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