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美國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了一項旨在大規模促進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法案,其中包括撥款520億美元用于半導體生產補貼,撥款450億美元用于相關技術供應鏈的建設。
根據媒體所見的一份并未對外公開的證詞,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屆時將告訴委員會,“聯邦政府迫切需要激勵更多的私營部門在美國投資,以實現一個有彈性和創新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美光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則在他的書面證詞中表示,批準520億美元用于芯片“將在短期內啟動對勞動力發展、研發、創新和制造業擴張的投資。”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持續的芯片短缺已經擾亂了汽車和電子行業的生產,相關領域的公司被迫減產的減產,漲價的漲價,卻依然扛不住如此長時間的缺芯浪潮。
需要政府密切協調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二會見了參議員,敦促他們就芯片問題迅速采取行動。“美國目前的形勢非常緊迫。我們必須減少對其他國家的芯片依賴,而實現這一點的方法就是在美國生產更多的芯片。”她說。
Mehrotra還將呼吁國會通過“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這是為了創造一種長期的激勵機制,以振興半導體產業的國內制造。”
美光已經宣布,計劃未來10年在全球投資逾1,500億美元,用于尖端內存制造和研發,并正在考慮在美國建立新的晶圓廠。
在美國建造這些新的晶圓廠“需要與聯邦和州的政策密切協調,以確保我們運營的經濟可行性,”Mehrotra在證詞中補充說,“我們預計,要使一個巨型晶圓廠可行,將需要大量的聯邦資金。”
英特爾公司最近也宣布,計劃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建立兩個新的超大型晶圓廠。若資金充足,或許可以建造8個。Gelsinger在證詞中說,“假設得到芯片法案的支持”,將提供1000億美元。
美國科技公司泛林集團(Lam Research)首席執行官Tim Archer將告訴國會議員,新的美國晶圓廠“將依賴于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他認為,商務部的撥款項目應該能夠“在整個價值鏈上提供激勵”,并支持“全生態系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