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動車續航暴漲!鋰硫電池技術取得突破:能量密度提升兩倍

時間:2022-02-16

來源:雷科技

導語:2月15日消息,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艾迪科公司在近期研發出新一代鋰硫電池試制品,能量密度能達到現有鋰電池的兩倍,續航大幅提升。目前,艾迪科正在與電池廠商合作,爭取在2030年實現電極材料銷售的商業化,推動鋰硫電池的大規模商用。

  上周,小雷報道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師在鋰硫電池研發上取得重大進展,研發出一種穩定性更強的新型電池,容量達到常規鋰電池的三倍。不過,這種新型電池中的一種材料目前還不了解其形成原理,想要規模化商用還是比較困難,估計需要很長的研發時間。

  日本艾迪科公司同樣也研發出一種新型電極材料,由高分子和硫制成的“硫化聚丙烯腈(SPAN)”。該材料的硫濃度為48%,比以往的材料提高了10%左右。含硫電極材料中硫濃度越高,蓄電量就越大,但電池的耐用性也有可能會大幅降低。

  目前試制的這款鋰硫電池,能量密度為500Wh/kg,而常規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約是100~265Wh/kg,提升了一倍有余。一旦這種電池真的可以運用到電動汽車身上,續航里程將大幅提升,同時電池成本也將降低。

  遺憾的是,這款電池目前的循環壽命只有幾十次,還需要通過改善負極性能以提高電池壽命。雖然距離鋰硫電池真正商用還要很長的時間,但起碼還是能看到希望。如今全球對鋰電池的需求暴增,而所有車企基本都只能依靠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種電池,續航方面很難有更大的突破,成本反而越來越貴。

  研發新型電池真的迫在眉睫,盡管鋰硫電池原材料里依舊有鋰,但使用硫來替代鈷、錳、鎳等稀有金屬,成本還是能降低很多的。更關鍵的是電池容量的提升,這對解決目前電動汽車的諸多痛點相當關鍵。

  當然,為了更長遠的未來考慮,還是需要探索更多新型的電池材料,不應該繼續扎根在鋰電池上。我國的鋰資源含量并不高,基本都依靠進口,這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非常不利。去年,寧德時代推出一款鈉離子電池,應該一兩年內就能量產商用,期待后續還有更多性能更強的新型電池誕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