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美貿易摩擦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供應鏈本土化”的潮流趨熱,國產半導體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資本市場的關注。眾多資本的加持催生了國產半導體企業的上市熱潮,同時也帶動了二級市場投資半導體企業的熱情,A股半導體企業市值整體上大漲。
2022年伊始,芯師爺盤點2021年A股半導體企業市值Top 10榜單,以半導體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的市值表現為半導體行業人士提供一個觀察產業發展的視角。
從以上榜單來看,入圍2021年A股半導體企業市值Top 10的企業中,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位居榜首,中國大陸傳統的優勢領域芯片設計企業占據半壁江山,北方華創憑借國產半導體設備龍頭的優勢占得一席,其余三家則全是與第三代半導體相關的IDM企業,共計有8家企業市值超過千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國產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格局和各半導體細分領域受市場的重視程度。榜單中企業具體的業務及發展情況如何呢?以下一一盤點。
以上市值為A股2021年12月31日收盤數據
Top1:
中芯國際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4188.25億元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產能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在技術領域,公司在大陸率先實現14nm FinFET量產,代表集成電路國產替代的最先進制造水平,并擁有24nm NAND、40nm CIS等特色工藝。
在產能方面,公司目前有3個8英寸晶圓和4個12英寸晶圓生產基地,合計產能超過50萬片/月。中芯國際28nm以上成熟制程芯片主要應用于MCU、物聯網、汽車電子、CIS、PMIC等,多用8英寸晶圓制備。受益于5G、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滲透率提升,8英寸晶圓IC供不應求,晶圓代工行業產能利用率持續維持95%以上,成熟制程需求旺盛。
在上游半導體設備廠商主要轉向12英寸晶圓生產的大背景下,8英寸晶圓代工擴產一定程度上存在壁壘,中芯國際在成熟制程領域具備產能優勢。
Top2:
韋爾股份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2728.66億元
韋爾股份主營業務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被動件、結構器件、分立器件和IC等半導體產品的分銷業務。
韋爾股份作為全球 CIS 龍頭,下游主要由手機、汽車、安防三大需求拉動。在汽車領域,韋爾股份CIS 份額領先,據 TSR調查數據顯示,2019 年在汽車成像和感知攝像頭領域韋爾分別占據 20%和 6%的市場份額,僅次于安森美。在汽車領域,韋爾除了提供 CIS產品外,也深入布局車載視覺處理技術,并通過獨立 ISP 或 ISP 與 CIS 整合的芯片與 CIS 業務形成協同效應;亦可提供應用于駕駛員監控系統的 CCC 模組產品;也在汽車 LCOS 產品方面有領先布局。同時,公司還積極布局 MCU、車載視頻傳輸芯片等領域。
Top3:
北方華創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1824.11億元
北方華創是國內高端電子工藝裝備及精密電子元器件領軍企業,核心業務半導體設備是整個半導體產業支柱。
北方華創主營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精密元器件業務,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先進封裝、半導體照明、微機電系統、功率半導體、光伏太陽能、平板顯示、化合物半導體等多個泛半導體制造領域。
Top4:
三安光電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1683.33億元
三安光電是國內化合物半導體龍頭,在LED芯片龍頭地位穩固基礎上,進一步將化合物半導體業務向射頻、光通信、電力電子領域發展。
三安光電是全球領先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平臺,目前已形成SiC垂直產業鏈布局,從二極管到MOSFET,產品線覆蓋逐漸增強,同時聯手家電、新能源車企業,推進產業應用。
Top5:
聞泰科技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1611.35億元
聞泰科技成立于 2006 年,目前是國內最大、全球前十的ODM制造商。2018年4月,公司發布草案間接收購安世半導體 79.98%股權,2019 年10月底實現對安世的控股,切入半導體領域。
聞泰科技目前主要從事移動通信、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和材料等產品相關的技術研發。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服務器、汽車電子等智能終端;半導體、新型電子元器件;光學模組。公司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產業排名中位列第9,是全球汽車半導體龍頭企業之一,擁有近1.6萬種產品料號,是中國功率分立器件公司排名龍頭。
Top6:
紫光國微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1365.39億元
紫光國微主營特種集成電路+智能安全芯片兩大主業,收入占比分別為 60%/34%。紫光國微是國內頂級的芯片設計和系統級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為控股型平臺公司,以特種集成電路 (子公司國微電子)、智能安全芯片(子公司紫光同芯)為兩大主業(收入分別占比 60%/34%),同時布局民用高性能可編程器件(紫光同創)及半導體功率器件(孫公司無 錫紫光微電子)及石英晶體元器件領域(子公司唐山國芯)。
Top7:
兆易創新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1173.69億元
兆易創新是國內儲存與 MCU 雙龍頭,已形成閉環業務布局。公司專注儲存與控制芯片設計,主要產品包括 NOR flash、 NAND Flash、 DRAM 利基型存儲以及 MCU 芯片、指紋識別芯片等,其中在多項業務上已成為國內龍頭。2019 年收購思立微,公司切入傳感賽道。至此公司形成了“ 存儲+控制+傳感” 系統性戰略布局。
Top8:
卓勝微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1090.08億元
卓勝微專注于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究、開發與銷售,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射頻功率放大器等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各類模組產品,同時公司還對外提供低功耗藍牙微控制器芯片。作為國產射頻的龍頭廠商,卓勝微的發展受益于國產替代和5G帶來的射頻需求快速增長。
Top9:
瀾起科技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948.83億元
瀾起科技成立于 2004 年,是一家領先的IC設計公司,致力于為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市場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 IC 解決方案。瀾起科技作為內存接口芯片龍頭,產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務 器 CPU 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目前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 Retimer 方案供應商。
Top10:
華潤微
2021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
852.78億元
華潤微主營業務為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及智能控制產品的設計、生產及銷售,以及提供開放式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制造服務。公司在主要的業務領域均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大部分核心技術均為國內領先,其中溝槽型SBD設計及工藝技術、光電耦合和傳感系列芯片設計和制造技術及BCD工藝技術國際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