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發展 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

時間:2021-12-27

來源:

導語: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利用人工智能推動產業高質量、現代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是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知名專家和領軍企業家的矢志所在。

  中國網財經12月26日訊 人工智能是數字經濟新時代下的重要生產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更是當下的發展風口。12月25日,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年會暨第三期人工智能創新大講堂在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科院聯盟人工智能年度報告和年度人工智能亮點成果,人工智能領域技術、產業等各方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

  前沿動態分享 新銳觀點迭出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充分發揮我國數據、應用場景的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利用人工智能推動產業高質量、現代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是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知名專家和領軍企業家的矢志所在。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深刻改變著世界發展格局。”作為聯盟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在致辭中提出,當下各國爭相競力,謀占技術高地,中國也在不斷發力,已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從技術到產業縱橫結合的人工智能發展體系。

  潘教峰表示,從2017年成立至今,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多次承擔國家重大任務,推動產學研合作及技術成果相繼孵化落地。“我們期待聯盟能夠攜手社會各界力量,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中國科學院乃至中國人工智能事業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索繼栓在致辭中表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索繼栓對聯盟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堅守源頭核心技術創新,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二是著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形成國家需求引導、產業集群引領、協同創新的新模式;三是護航數字經濟行穩致遠,重塑百花齊放、活力迸發的平臺經濟健康生態。”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在《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發展態勢》主題演講中將當前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發展態勢概括為以下幾點: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網絡安全技術的創新源泉;量子計算機等新型計算機技術促使高強度安全技術快速發展;5G落地應用與6G快速推進,牽引了網絡安全技術高速發展;區塊鏈為網絡安全技術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引領數據安全技術創新發展。

  在《AI使能6G演進及應用》主題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分享對AI+6G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他認為,6G將走向人機物靈充分聯結、虛實結合、智慧涌現的泛在智簡網絡。而泛在智簡網絡既作為智慧化的服務基礎設施和創新生態的數字化材料元素,又因其引入的人靈境協同,將提供先進智能涌現、創新創造賦能的生態環境。同時,靈境協同增強后的個人、組織、城市、國家,將以守仁求和為理念,開展價值共創,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以《產學研合作推動人工智能生態繁榮》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當前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企業在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進展。他指出,人工智能下一步研究的四個主要方向包括無監督訓練、多模態融合、腦科學交叉研究、人機協同進化。

  當前,人工智能要切實解決社會重大命題,必須要從單點應用突破到系統性創新。以教育領域為例,科大訊飛正切實用因材施教的系統性創新助力教育“雙減”,使得學生無效練習、作業時間、焦慮情緒均取得顯著降低,提升學習興趣。

  劉慶峰強調,人工智能是支撐幸福中國和工業強國的必然選擇,而生態的繁榮決定了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全球競爭格局,也是產學研聯盟的重要基礎,科大訊飛也期待著繼續與聯盟一同創新開放、合作共贏。

  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與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政策加持之下,人工智能勢頭猛勁,數字經濟方興未艾,人工智能產業迎來了助推浪潮。年會現場,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發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與產業發展報告2021》,報告從人工智能國內外戰略態勢、技術趨勢、產業發展與應用以及中科院研究亮點成果等四個方面,回顧并總結了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與產業發展動態。

  報告認為,2021年世界主要國家均已進入全面推進人工智能戰略的階段,人工智能監管已成為各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養是各國AI發展的核心競爭力,AI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針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報告總結了五項特點:優化人工智能戰略布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夯實學科建設基礎,注重人工智能區域人才;完善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制定相關法律規范;加快人工智能政策落地,開展實驗區規劃建設;開展人工智能發展研究,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對于產業發展態勢,報告分析認為,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25年末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在智能語音市場,科大訊飛競爭優勢明顯,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人工智能企業持續蓬勃向上,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化現象明顯。

  應用環境向好,人工智能發展如虎添翼,一大批智慧應用也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成功落地應用,并取得顯著成效。現場,中科院聯盟發布年度人工智能亮點成果,合肥研究院“智慧黨建數字化平臺”、科大訊飛“訊飛開放平臺”等13家單位的14項成果入選。

  擁抱人工智能,賦能數字經濟,此次聯盟年會和大講堂不僅讓國內外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政策、戰略和成果得到分享,還為政府、企業、院所和公眾搭建了對話平臺,促進人工智能合作“生態圈”生生不息。相信在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的推動下,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強勁引擎,跑出經濟發展加“數”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