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高科技)創業板上市申請。
據了解,固高科技以運動控制技術為核心,形成運動控制核心部件類、系統類、整機類的產品體系,覆蓋了高性能運動控制器、伺服驅動器、驅控一體機、工業自動化組件、工業軟件、垂直行業專用控制系統、特種裝備等裝備制造核心環節。
公司的技術、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半導體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3C自動化與檢測裝備、印刷包裝設備、紡織裝備等眾多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客戶包括大族激光、新益昌等企業。
二十余年來,公司為2,000多家裝備制造商,累計部署超過50萬套先進運動控制系統。
擬募資4.5億元,2019年曾業績較大波動
招股書顯示,固高科技此次IPO擬募資4.5億元,投建于運動控制系統產業化及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項目、運動控制核心技術科研創新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營收方面,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固高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99億元、2.48億元、2.83億元、1.81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7515.17萬元、5001.95萬元、2738.83萬元、4405.09萬元。
固高科技表示,公司2019年度經營業績出現下降,主要受到該時段國際政經環境及3C電子終端產業需求波動對產業鏈帶來的不利影響。
成本方面,固高科技生產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五金結構件和線纜等。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直接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6.49%、84.47%、83.49%和84.54%,占比較高。
此外,芯片是公司產品中的關鍵電子元器件。公司芯片主要通過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向國際知名品牌采購,包括處理器芯片、邏輯芯片、存儲芯片、電源芯片等。
報告期內,公司芯片采購金額分別為4,606.45萬元、3,283.44萬元、4,231.93萬元、4,793.18萬元,占各期采購總額(含外協加工費)的比例分別為36.31%、28.62%、37.18%、43.47%。
限于安全庫存預估偏差、國產替代尚需逐步落地等因素,若因國際政經局勢動蕩、全球貿易摩擦加劇,芯片等關鍵原材料供應出現短缺,可能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若未來主要原材料持續性供應緊張或價格波動增大,而公司無法及時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可能對公司經營穩定性及經營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創始人曾聯合創辦大疆等多家公司
據官網顯示,固高科技于1999年發足于香港科技大學,是亞太地區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從事運動控制及其自動化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的高科技企業,是國內外智能儀器設備領域的重要領導企業之一。
相比固高科技本身,該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澤湘更為人熟知。此外,與李澤湘關系頗為緊密的高秉強,同樣擔任固高科技的董事一職。
資料顯示,李澤湘1961年生于湖南省藍山縣,1983年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機工程與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其后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先后獲得數學碩士、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碩士及博士學位。現任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自動化技術中心主任、教授。
自1999年起,李澤湘與同事、學生聯合創辦多家公司,包括固高科技、大疆創新、李群自動化和逸動科技等,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標簽無疑是“大疆教父”。
而高秉強則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原工學院院長;原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究員;曾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擔任電機計算機系副主任以及微電子制造中心主任。
2014年,李澤湘、高秉強與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等人共同發起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通過打造完整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生態體系,賦能被投企業。
目前,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孵化的團隊包括云鯨智能、松零機器人、海柔創新、歐卡智能、松靈機器人等超過100家機器人/智能硬件創業公司,覆蓋工業、農業、IoT&智能家居&消費品以及教育、環保、大健康等領域;
可以說,李澤湘推動孵化學生創業的模式已初顯成效,在未來或將迎來更多的“獨角獸”乃至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