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淺談3D打印固態電池 兩種技術共同發展的成果

時間:2021-12-23

來源:

導語: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是一項近年來被看好的快速成型技術,同時也是目前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經常使用的技術。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是一項近年來被看好的快速成型技術,同時也是目前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經常使用的技術。電池,作為一種常見的能源載體,被認為是改變人們生活的發明之一,而時至今日,尋求電池技術上的突破依舊是實現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那么當3D打印和電池“碰”在一起,會觸發怎么樣的火花呢?

  近日日本科研學者開發出了一種用3D打印機制作全固態電池的技術。據悉,利用該技術只需幾小時便可以完成電池的制造,并且過程中沒有高溫工序,制作的電池也可以通過各種性能測試,滿足實用性上的一定要求。

  而這項技術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可能能夠幫助電池,實現工藝上的突破。眾所周知,電池的主要構成部分為電極與電解質,而電解質通常是液態的,因此伴隨著漏液、工作起火等隱患。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種新的電池被踢出——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全固態電池的特點便是電池的電解液也是固態的,因此安全性更強,同時還可以借助層疊,來實現儲電量的增加。

  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多。全固態電池因為電解質是固態,因此為了實現電極與電解質的貼合就需要對電極和電解質材料進行強力壓合,一般來說,這個過程需要高溫和高壓的幫助,因此加熱工序需要花費成本非常高,并且成品率伴隨著受熱開裂的風險也會降低,同時產品本身對于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會尤為明顯。

  而這些問題也讓全固態電池陷入了一個發展的矛盾中。一方面,由于其理想的特性,全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儲電相關技術的一個重要契機,包含純電動汽車續航在內一系列新興技術都可能因為它而實現一定的突破;另一方面,高昂的成本以及加工難度又限制了其在民用產品上的發展這也導致了這項技術發展的受限。

  而3D打印電池,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常溫環境的全固態電池生產可能,換言之就是同時滿足了降低生產成本以及生產難度兩個目的。

  當然,從現階段成果來說,這種依靠3D打印來實現電池生產的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正極的能量密度,充放電壽命等,但是卻為電池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可能。而就3D打印固態電池這件事而言,可以被認為是3D打印技術尤其是耗材發展,以及電池技術共同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