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據一份政策文件草案顯示,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可能會在周三的會議上同意一項新的國家援助政策,允許各國政府補貼歐洲的尖端芯片工廠。
根據草案,考慮到確保芯片供應的重要性和困難,歐盟委員會“可能會考慮批準公共支持,以填補半導體生態系統中可能的資金缺口,特別是歐洲的一流工廠”。
芯片短缺今年一直困擾著歐洲制造商,突顯出歐盟技術力量的局限性。供應鏈危機還引發了以法國為首的較大成員國與希望堅持歐盟自由市場做法的成員國之間的激烈辯論,前者呼吁加大政府干預力度,以幫助企業與其他地區企業競爭。
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主管Thierry Breton上周稱那些反對更多國家干預的人“幼稚”。而歐盟反壟斷委員會主席MargretheVestager是限制政府干預的知名支持者之一,她告誡對企業不要大量補貼,稱“自給自足是一種幻覺”。
“對歐洲有利”
對法國人來說,提到“一流工廠”是一個勝利,他們曾呼吁歐盟在歐洲制造尖端芯片。那些反對這一發展的人堅持認為,資金需要集中在不太先進的芯片上,這些芯片的短缺已經影響了歐洲的制造。
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周一表示,歐洲需要改善芯片設計和研究,提高生產能力,并與業界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她在訪問位于荷蘭埃因霍溫的先進半導體工廠時表示:“歐洲芯片產量的增加對歐洲來說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減少對一些東亞國家的依賴。”
歐盟將于明年上半年公布《歐洲芯片法》(European ChipsAct),這是其擴大半導體生產戰略的一部分。其中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20%。
內部分歧
法國和德國一直在推動該法案,以支持歐洲企業對抗其他地區的競爭對手。但反對該倡議的人表示,這將給較大的成員國帶來不公平的優勢,因為它們有更多的資金來推動本國企業。
批評人士還警告稱,因為歐洲正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限制中國政府向國內公司提供的巨額補貼,所以放松國家援助規定可能會削弱歐洲在WTO的地位。
包括荷蘭、丹麥和愛爾蘭在內的6個成員國上周致函歐盟委員會,反對將政府資金用于大規模生產或商業活動。
信中稱,對關鍵行業的戰略資金“過度和非定向使用”將導致“歐盟內部的補貼競爭和不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