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后,拉開了社會各界正式實施碳達峰的序幕。
01 大企業不會缺位“2030碳達峰”國家戰略大
僅僅10天后,11月5日,互聯網電商巨頭企業京東正式宣布到 2030 年,京東將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產能生態體系。京東在確定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未來十年長期目標時就明確提出:到 2030 年,京東的碳排放量與 2019 年相比減少 50%。
京東作為互聯網電商大企業,跨界進入屋頂光伏發電領域,意味著國家宣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根據各自特色,開啟碳達峰行動。
類似京東這類擁有大量物流園區、倉庫廠房的企業,選擇屋頂光伏發電來實施碳達峰行動并不讓人意外。它不僅可以實實在在的降低企業能耗成本,實現節能減排,還可以保證自己能源供應的安全。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類似京東的大企業介入到屋頂光伏發電領域,這將對光伏市場發展構成持續的利好。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京東之外,包括順豐、阿里巴巴等在內的大型企業也正在開始光伏發展計劃,響應國家“2030碳達峰”戰略目標。
在國家已經明確“3060雙碳”戰略大目標下,相信作為國內知名大企業都不會缺位,都會針對《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采取自己的行動。
02 京東分布式光伏發電年底可達100 兆瓦
據京東介紹,明年,江蘇宿遷和陜西西安的京東“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將通過光伏發電和儲能設施建設,為園區每天 50 多萬件訂單的處理提供持續的綠色能源,建成全行業首批碳中和示范園區。
目前,京東已經完成第一批 12 座智能產業園的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在已經投入運轉的上海嘉定“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光伏發電機組,由 8600 塊單晶組件構成,一年發電量達 311 萬度,這些綠色電力白天可供園區的辦公照明使用,夜間可以通過“汽車 + 車棚 + 充電樁 + 光伏”的項目試點,為電動新能源車充電。
京東稱,根據測算,預計至 2021 年底京東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能力可建成 100 兆瓦,年發電量可供 5 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預計用 3 年的時間,搭建起 1000 兆瓦的光伏發電能力,能夠為 85% 的京東智能產業園提供綠色能源。
除屋頂的光伏發電之外,各個智能物流園區還計劃通過風光多能互補、發電充電一體化、電儲能、水蓄冷,雨水收集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在高度智能化的物流倉庫中,由于減少了人工作業,很多智能設備可以實現“黑燈作業”,大大降低電能的消耗。根據測試,平均 1 分鐘,智能設備通過“黑燈作業”可以省電 2283 度,相當于一戶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電量;雨水收集系統 1 小時的收集量可以灌溉一塊標準足球場大小的綠地。
另外,京東稱,京東物流用了 4 年多的時間在全國 7 個大區、50 多個城市投放了近 12000 輛新能源車,在全國建設及引入充電終端數量 1600 多個,每年能夠減少約 12 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閱讀 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