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車企布局氫燃料動力電池車:技術多路并進防踏空?

時間:2021-10-28

來源:

導語: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在2019年愈發火熱。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汽車及相關產業領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多項有關氫能的議案和提案,再次引起業內的關注與討論。

  從技術路線的角度而言,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是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也被視作最為理想的新能源車解決方法之一。另一方面,隨著純電、混動等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逐年退坡,燃料動力鋰電池的政策優勢凸顯。

  在基于產業的良好預期下,國內眾多車企紛紛布局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傳統能源公司、汽車零部件公司、產業資本也相繼在氫能及燃料動力鋰電池領域加快布局,而兩會上的集中聚焦,也從側面反映了業內對氫能支持政策的渴求。

  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汽車相比,我國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發展相對緩慢且不平衡,與日韓等國已經存在明顯差距,而氫能應用本身尚不成熟,多位業內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從研發到落地,還要難以預估的資源投入。

  有關廣大從業者而言,更多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的研發還是基于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兩個方向展開,多數車企的布局也往往涵蓋多條技術路徑,包括純電、混動、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等等,因為誰也說不好最終哪種技術會主導市場,更可能的情形是“多點開花”。

  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引熱議

  上周,多位全國表、委員加入了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提議的行列。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加大燃料動力鋰電池產業鏈的研發支持力度,設立國家專項支持資金或制定財稅優惠政策,鼓勵公司加大投入。他還建議,對加氫站建設和加氫費用予以補貼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氫站建設,鼓勵運營公司購置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投入運營。

  此前,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也提出了有關氫能發展的建議。他指出,國家層面應統籌規劃,將氫能從國家發展重點方向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促進氫能產業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全國兩會期間,提及氫能發展的代表、委員還包括我國一汽集團總經理奚國華,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以及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等,整車廠負責人之外,還有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我國石化副總經理馬永生等。

  從議案和提案內容來看,支持氫能和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的發展涉及多個層面:宏觀上,有代表建議將氫能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并明確氫能產業的主管部門,制定產業標準;微觀上,則希望完善制氫、運氫儲氫、加氫站和燃料動力鋰電池等全產業鏈的建設,并鼓勵市場化運行。

  多項議案和提案的背后,是國內多個領域的公司主體已經在氫能源方面有所布局,而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也是其落地的理想場景。目前,多家車企如上汽、比亞迪、宇通客車等已涉足氫燃料技術領域,小范圍的商業化重要落地在商用車領域。

  近年來,不少乘用車公司也開始布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奇瑞汽車了解到,盡管尚未大規模商業化,但當前奇瑞已經掌握了三種規格的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在乘用車、物流車和大巴車上的整車集成技術,奇瑞也正在與國內具有核心技術的高校、零部件公司共同研究開發電堆、空壓機等核心零部件,同時還和西安交大等高校開展儲氫系統的研發,并和當地的能源化工公司展開加氫站的建設。奇瑞在乘用車方面有明確規劃:下一步開發全功率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大型SUV),計劃于2025年左右上市。

  不過要指出的是,目前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發展尚處于早期階段,在地方政府支持和產業公司熱情布局的情況下,仍有加氫站基礎設施不完善、氫燃料成本高昂、核心技術難以突破等諸多問題待解。有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銷量僅1500余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僅為千分之一。

  多條技術路線共存

  事實上,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只是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之一。即便是從長期視角來看,多位業內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燃料動力鋰電池跟純電動并不是相互替代的角色,而是共同發展的。

  “在長途、大型的商用車領域,氫能更加有優勢,但在短途、小型車方面,電動汽車有望成為主流。”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黃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氫能用在汽車上屬于二次能源,理論上效率并不是最高,還有很大的問題在于成本:一是電池成本,二是氫能源本身的成本。

  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中短時間內將重要在商用車領域應用,這在行業里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識。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的重要提案就是“加快新能源物流汽車推廣應用”,因為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將首先在物流汽車領域發揮顯著用途,而有關氫燃料車,他表示北汽正全力以赴在商用車領域加大氫能產品的開發。

  有關眾多乘用車生產公司而言,盡管氫能領域可以布局研發,但短時間內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黃河認為,未來五年,乘用車市場估計仍是以純電和插電產品為主,十年以后,相信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會達成一定規模,但預計重要應用在大型車上。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前景被看好,但在今年的產品申報上,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申報數幾乎為零。據悉,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申報數量為零;而在一月份公布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當中,同樣沒有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型的身影。這從側面反映出,車企在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方面的研發力度和速度與其他技術路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在新能源汽車布局方面,各家車企重要還是集中在純電和混動領域。同樣以奇瑞為例,事實上它在新能源布局方面,除了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以外,也布局了涵蓋全尺寸、全系列乘用車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平臺。長遠來看,奇瑞將堅持“純電動-增程-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研發路線。

  而在自主品牌中,像奇瑞這樣廣泛布局的不在少數,另一個典型代表便是吉利汽車。據了解,吉利在燃料動力鋰電池、油電混合、替代燃料和純電動方面都有布局。去年,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崢楠曾在一次沙龍上坦言,“技術路線太多,實際上我們看不清楚哪條路是真正的路,任何的投資可能都帶有一定風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