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為首發《全光自動駕駛網絡白皮書》,助力打造品質聯接新體驗

時間:2021-10-27

來源:華為

導語: 以“聯接+,新增長”為主題的第7屆全球超寬帶固定論壇(UBBF 2021)在迪拜舉辦。期間,華為NCE光網絡營銷總監王金平發表了題為“全光自動駕駛網絡,打造品質聯接新體驗”的主題演講,并首次對外正式發布華為《全光自動駕駛網絡白皮書》。

  王金平表示:“全光網作為整個通信網絡的基石,全光自動駕駛網絡已成為產業共識。華為的目標是構建高效、安全、綠色的全光自動駕駛網絡,提供零接觸、零等待、零故障的品質家寬及品質專線服務,支撐全業務的高品質發展。”

  會上,華為還邀請到行業知名咨詢機構Omdia研究總監Ian Redpath分享全光網洞察。Ian Redpath指出“隨著數字化、云服務、5G的加速發展,光網絡的規模、復雜性及業務敏捷、確定性體驗訴求日益增加,驅動光網進行自動化及智能化,并將逐步演進到全光自治網絡”。

  王金平表示“華為全光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參考TM Forum自治網絡的頂層架構,是華為自動駕駛戰略在全光網領域落地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一方面通過在網元、網絡層引入智能,把智能帶入全光網,加速全光網單域自治;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服務能力全面開放,實現跨域協同及商業敏捷”。此外,他對當前全光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的能力作出了進一步闡述:

  數智化全光網,點亮啞資源、實現高效運維。全光網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光纖光纜“啞資源”的不可視。全光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通過在網元層引入預連接、光虹膜技術創新,在網絡層結合iMaster NCE智能管控系統的圖像識別及大數據分析診斷能力,實現ODN拓撲自動還原、精準定障及資源的精準可視化管理;同時,通過智能分析算法,提前預測傳輸光纖的緩變類故障及識別業務同纜同路由的風險隱患,實現業務風險排查免人工、免儀表、免上站,從而變發生故障后的被動處理為預測性防護。

  端到端家寬體驗保障,打造高品質數字生活體驗。針對家寬業務Wi-Fi問題突出、90%的故障源自客戶投訴、裝維人員大部分時間用于故障定位等挑戰,全光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從家寬故障隱患自識別、自診斷、自優化進行端到端閉環處理,減少30%故障上門、降低60%的故障定位時長,保障高品質的家寬業務體驗;與此同時,結合對問題根因及網絡瓶頸的分析,可以幫助運營商識別潛在家庭組網、寬帶提速及場景化寬帶的業務商機。

  端到端專線業務SLA保障及全面網絡能力開放,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業務SLA保障:基于設備實測的微秒級精度時延地圖、多維可用率精準評估優化以及帶寬動態調整,實現對時延/可用率/帶寬的數字化度量、呈現及覆蓋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保障。

  全面網絡服務能力開放: iMaster NCE向下提供對全光網的統一管理、控制、分析能力,向上全面開放網絡服務能力,通過ACTN標準北向等豐富的接口、10+ OSS集成合作伙伴及40+ O/B域集成實踐經驗,加速專線業務的自動化及客戶自助化服務,業務TTM時間從周級縮短到天級。

  最后,王金平表示:“全光網的無源模擬特征和組網復雜性,導致完全自治的全光自動駕駛網絡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華為期望與運營商伙伴、標準組織、研究機構及生態合作伙伴一道齊心協力,在全光網規、建、維、優、營各個維度的關鍵技術、創新應用上不斷探索、實踐,把品質聯接帶入每個家庭、每個企業,助力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