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造芯”又進一步。
10月17日,康佳芯云存儲芯片舉行成功生產100K揭幕儀式。作為康佳集團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戰略布局,康佳芯云生產能力持續快速提升,實現康佳產業鏈協同、擴大規模效益的同時,還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國內存儲芯片的產能缺口。
戰略和執行層面接連取得突破之后,發端于三年前的康佳半導體長征,也步入關鍵階段。
康佳半導體戰略的重要拼圖
中國半導體行業新一輪高速增長,吸引了康佳等眾多公司“跨界”,希望最終以獨立自主技術立足,乃至推動產業發展。康佳芯云工廠成為外界研判康佳半導體競爭力的重要窗口。
該項目于2020年3月18日正式開工,總投入約10.8億元,主要從事存儲芯片的封裝測試及銷售。項目建成后,年產能1.2億顆芯片,可封裝eMMC、BGA存儲顆粒,適用于移動通信終端產品、個人電腦、彩電、汽車電子等產品。
對于康佳,存儲是其半導體戰略的重要拼圖。2018年康佳就重兵布局存儲領域,一年時間便實現存儲主控芯片KS6581A量產,首批10萬顆芯片于當月內出貨。同時還推出了eMMC存儲主控芯片及SSD固態硬盤產品,產品矩陣得到進一步完善。
此次康佳芯云存儲芯片成功生產100K,有利于助推康佳搶占國內半導體存儲市場。同時,存儲芯片逐步規模化生產,將彌補目前國內存儲芯片的產能缺口,加快存儲芯片國產替代的步伐。
半導體產業鏈突破的關鍵一步
根據康佳的半導體戰略規劃,康佳并沒有選擇投資晶圓制造這樣的重資產,而是將優勢力量集中于存儲芯片、封裝測試領域,這顯然是一種聰明且務實的方式。
橫向而言,存儲芯片為半導體的重要分支,中國是全球存儲芯片重要需求市場,銷售額占比約1/3。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領域的爆發式增長,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應用市場的迅速擴張,都將促進存儲芯片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
縱向而言,在半導體產業鏈中,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是三個核心環節,其中封測產業是目前產業鏈中技術成熟度最高、能最早實現突破的領域。
正因為如此,康佳果斷加大對上述新賽道的投入,參與到全球同行的競爭。就現有市場競爭環境來看,這很有可能成為康佳完成半導體產業鏈突破的關鍵一步。
一方面,我國存儲芯片需求巨大,全球存儲主控芯片70%的市場需求來自中國,國產品牌市占率卻僅為8%。另一方面,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國存儲芯片自給率不高,國內封裝測試產能仍有很大缺口。以國內存儲龍頭長江存儲為例,自身封測產能無法滿足需求,部分封測需要外包。
目前,康佳旗下的中康及康盈側重半導體銷售,合肥康芯威主打芯片設計,康佳芯云全力攻堅存儲領域。隨著康佳芯云的高效落地,康佳徹底打通半導體存儲 “設計+封測+渠道”產業鏈條,不僅有望加速實現存儲芯片自主研發,還將盡快補足國內半導體存儲芯片封測產能短板。
漸入佳境的半導體產業布局
三年來,康佳半導體產業布局漸入佳境,在存儲和光電領域取得多項實質性突破,產業鏈逐漸完善,推動從“康佳電子”向“康佳科技”升級轉型。
在半導體存儲領域,康佳成立合肥康芯威,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MMC5.1存儲主控芯片已經量產,比行業主流產品小10%以上,綜合成本低15%左右。康佳芯盈重點建設存儲類產品的封裝和測試能力,打造國內唯一對第三方開放的無人工廠。康佳芯云存儲芯片開始規模化生產。
在光電領域,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擁有全球頂尖團隊,組建全球第一條Micro LED 全制程研發、小批量生產線。成功開發全球首款Micro LED智能穿戴微晶屏、全球清晰度最高的8K/4K Micro LED大尺寸顯示屏等領先產品,擁有混合式巨量轉移技術等多項Micro LED核心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國際相關領域空白。
從家電進軍半導體,康佳的估值已經翻倍,推動了康佳業績的第二次增長。積極響應科技強國戰略的康佳,基于“產業布局+自主研發”,成為半導體市場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
當下,康佳正在聚力打造半導體產業航母,躋身國內第一存儲芯片封測品牌的呼聲漸起。盡管半導體業務爆發能否帶來市值和業績雙重提升,還有待觀察;但之于康佳,不斷增強核心科技競爭力,控制產業鏈關鍵鏈條“不受制于人”,成為一條必須堅定走下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