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花蓮曾發生芮氏規模6.0的強烈地震,半導體業界在18年地震期間曾沖擊全球價格,造成一定影響。
1、臺積電、聯電、力積電等在此設廠,晶圓廠、封測廠或受影響
眾所周知,臺灣在半導體產業鏈關鍵環節占據近乎壟斷的地位,全球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電、力積電等知名晶圓代工大廠皆在臺灣設置據點,如果臺灣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相當于動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命門”。
IC Insights曾特別指出,如果臺灣遭遇嚴重地震或是臺風災害,就可能會對整體電子產業供應鏈造成劇烈沖擊。該機構表示,晶圓代工廠的客戶十分多元化,也是許多不同類型元件的單一制造來源,因此代工廠產能若受到損壞,影響程度會高過獨立IDM廠所受到的損壞。
此外,DRAM大廠南科、面板廠商友達等都在花蓮設有廠區。
上游設備廠商指出,由于半導體與面板廠內的設備精度都非常高,因此對于廠房與設備的耐震要求也比一般的公司要高很多,不過因為半導體與面板的前段制程會使用較多的化學藥劑與氣體,大多都屬于有毒物質。一旦發生較大的地震時,并不是擔心機臺受損移位,而是怕設備管線發生滲漏。因此,若是震度達到一定程度以上,即使地震未導致發生斷電使生產線中斷等狀況,但依照規定還是會將無塵室內的員工進行計劃性暫時疏散。
至于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封測業者回應,基本上封測廠要到震度五級以上才會有相關的反應。
2、余震不斷,芯片供應或受阻
目前地震規模是5.2級,據晶圓廠廠務人員介紹,半導體制程設備機臺,依敏感程不同,地震若達三級、四級以上,就會自動啟動保護裝置跳脫。震幅若達四級,依安全作業規定,廠區內作業人員都需要撤出。目前余震不斷,無工人作業,將影響部分芯片供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芯片廠線停產時間的長短還將直接影響全球芯片的供應和價格。比如,2015年,臺灣高雄地震,臺積電中科、南科廠停產,導致全球邏輯芯片價格上漲10%~20%。2018年,臺灣花蓮縣發生6.2級地震,震后MLCC價格暴漲。
當前來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第四季訂單全滿,明年上半年先進制程及成熟制程產能已被客戶全部預訂一空,插隊加價、漲價已成常態。如今地震突發,暫不知此次地震會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產能造成多大影響,但著實捏了一把汗。
地震本就是臺灣頻繁發生的天災,臺灣地區民眾對于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感受不一的地震幾乎可說是“習以為常”;
而因為臺灣地區歷史上也曾發生過數次災情慘重的強烈地震、有過親身經歷的慘痛經驗,本地無論是民間或是產業界對于建筑結構安全向來非常重視,相關建筑法規也對此有嚴格規范,在半導體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的各家晶圓廠更是如此,生產線的耐震度與地震發生后的迅速應變復原能力都有相當高的水平。
但具體影響還有待各家廠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