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限電,對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時間:2021-09-28

來源:

導語:近來多地拉閘斷電,很多半導體企業竟然也被無差別地執行拉閘停工。這顯然是對“能耗雙控”國策,對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國策的雙重誤讀。

  這種運動式“減碳”已被政治局會議點名批評,正如人民日報旗下的俠客島所說,“一刀切”要求企業停產、限產,后患無窮。

  電力短缺疊加能耗大考,地方確實多有難處,但作為半導體產業智庫,芯謀研究認為介于半導體產業在經濟命脈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但凡有一點可能,斷電時應該對半導體企業區別對待。

  影響非同小可

  首先,半導體不是想關就關,想開就開的尋常產業。

  “卡脖子”一詞極為形象地概括了目前半導體于中國生死系之的重要地位,它與人類共同命運攸關的“能耗雙控”相比,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國家有嚴格的界定,“能耗雙控”的是螺紋鋼、黃磷、電解鋁、建材、煤電等高耗能低端產業。說實話,很多生產型的半導體項目確實是用電、用水大戶,如果不看半導體項目的重要性,關停半導體項目確實挺省電的,但脖子還要不要?

  區區一次半導體企停電停工,后果有這么嚴重嗎?此次關停,確實后果嚴重。半導體制造與封測企業,產線長年連續運轉,設備一年只停一次用來檢修維護,這就是所謂的歲休。因為關停一次,對設備的損耗與壽命有重大影響,設備重啟先要用試驗芯片測試設備穩定性,然后用生產芯片小批量再測試一遍。

  由于產線整體停機,需要對產線上的每臺設備都做測試,這是一個大工程,算上準備物料等環節,全廠至少要折騰大半個星期才能重啟產線。關機時還會對Wafer造成損害。這些企業寧可人工三班倒,也不敢停機器。所以半導體企業關停一次是很嚴重的事,絕對沒有外界想象得那么簡單。

  雪上加霜的是,年底是電子消費品旺季,中國是全球手機制造中心,華為、小米、蘋果這些企業剛剛發布新品,現在是半導體企業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候,是足金足赤的金九銀十。打個比方來說,現在就是半導體企業的雙搶季節。這個時候卻把人家電給斷了,后果自然嚴重。

  再進一步,由于產能短缺,半導體供應不足已經嚴重影響經濟整體運行。以汽車芯片為例,上游芯片短缺,汽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已經嚴重受到影響,很多大型汽車制造企業已經停產。芯片企業被拉閘停電,整個生產鏈就更加嚴峻,其影響一層層向下游傳遞,在乘數效應下其影響被十倍幾十倍地放大。這根本就不是今天關停,明天加班再追回來的概念。

  再反過來說,今年產能短缺,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幾十年一遇的絕好機會,很多進不了供應鏈的企業,終于有機會進入主流供應鏈。毫不夸張地說,對很多企業,今年一年抵得上以往十年。損失這種倍增機會,怎么不叫人痛心。

  最后,全球疫情肆虐已經兩年,全球供應鏈七零八落,唯有中國在穩定運轉,是全世界的定海神針。這是中國制造能力無與倫比的成就,也意味無盡的新增訂單正向中國飛來。但就因為有些地方對國家政策的曲解而打破金身,這損失會有多大?

  統籌規劃半導體企業耗能

  當下是產業旺季,半導體企業承受著出貨壓力,在加班加點進行趕工,此時粗暴式的限電會對半導體企業造成非常大的損失。與其他類別企業相比,半導體企業具有特殊性,停工并非簡單的停工,所以應該對產業鏈進行分環節管控,不同的企業采取不同的做法,對能耗進行更精細化管控,而非簡單粗暴的“一刀切”。

  產業相關主管部門在能源規劃時,應對當地產業鏈進行充分的調研和整體考量,根據產業鏈上下游缺料和產能具體情況,排出一個合理的生產順序,與同級節能主管部門做好統籌銜接,進行整體的考量,通過正面協調,來保障重要產業鏈的生產。不搞特殊襲擊,給予特殊的規模半導體企業一定豁免權。

  對于企業來講,面對招商引資時,將會重點考慮地區對企業能耗的要求。此前,為了推進地區半導體產業發展,設立“鏈長制”,用以統籌各地區、各部門對產業鏈的合作共治。如今地區半導體企業用電都無法得到保障,“鏈長”體現在哪里?一心要給規模半導體企業搞配套,如果沒有電,配套從何談起?這本身也是壓力,是備受考驗的時期。企業到地方投資,要通盤考量地方能耗水平,供應鏈管理能力。

  同時,企業需要增加風險防控能力。當下影響半導體發展的因素紛繁復雜,產能緊張、疫情反復、復雜的國際關系等都會讓半導體企業遭受困難。再加之無常的自然環境挑戰,企業還要面臨突如其來的天災。此時,企業需要做好風險管理,建立預案,在挑戰來臨時將損失降到最低。半導體的市場不僅是技術的比拼,也是韌性的對決。

  結語

  如今的國際競爭中,半導體處于重要地位,產能的短缺已經嚴重影響經濟,汽車芯片就是典型例子。拉閘限電毫無疑問會對半導體產業造成一定影響,被限電的企業無疑只能選擇配合政策要求。

  給半導體產業減壓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面對限電難題,應該全局統籌,給予半導體產業一定豁免權。企業也需要從自身出發,增加風險管控能力。我們堅信,在政府和企業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前提下,中國半導體企業一定更具韌性,中國半導體產業也一定會創造奇跡。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