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芯片這件事,歐盟這次真急了!

時間:2021-09-18

來源:

導語:9月15日,歐盟委員會宣布了一項新的芯片法案,旨在創建包含芯片制造在內的最先進的芯片生態系統,以確保歐盟的半導體供應安全,并為突破性的歐洲技術開拓新市場。

       9月15日,歐盟委員會宣布了一項新的芯片法案,旨在創建包含芯片制造在內的最先進的芯片生態系統,以確保歐盟的半導體供應安全,并為突破性的歐洲技術開拓新市場。這是歐盟劍指2nm制程,高調宣布發展先進和可持續半導體后,再次出臺相關法案支持先進半導體的發展。向來以“小而美”的國家和產業著稱的歐盟,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性向先進制程進擊。

  劍指2nm先進制程

  對先進制程的追求,是歐盟近一年以來一系列芯片支持法案的關鍵詞。2020年12月,歐盟17個國家簽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宣布將在未來兩三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以推動歐盟各國聯合研究及投資先進處理器及其他半導體技術。今年3月,歐盟正式發布《2030數字指南針:數字十年的歐洲方式》,提出到2030年,歐洲先進和可持續半導體的生產總值至少占全球生產總值的20%,較2020年提升一倍,制程瞄準2nm,能效達到今天的10倍。

  本次宣布的芯片法案,依然表露出歐盟對發展先進半導體的急迫感。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的施政演講中表示,新的歐洲芯片法案旨在創建包含芯片制造在內的最先進的芯片生態,這將確保歐盟的半導體供應安全,并為突破性的歐洲技術開拓新市場。

  據歐盟行業專員蒂埃里·布雷頓介紹,該芯片法案包含三個部分:一是制定半導體研究戰略,結合比利時IMEC、法國 LETI/CEA 和德國 Fraunhofer 等機構所做的工作,將研究目標推向新的水平。二是提高歐洲芯片制造能力,確保設計、生產、包裝、設備等產業鏈環節及晶圓廠商等供應商的彈性,支持歐洲“巨型晶圓廠”的發展,使芯片工廠能夠量產2nm 及以下制程的先進半導體和高能效半導體。三是為國際合作和伙伴關系制定框架,使供應鏈多樣化,以減少對單個國家或地區的過度依賴。

  “最先進芯片制程的競賽是關于技術和行業領先地位的競賽。”布雷頓強調。

  “先進”基因為何缺位

  歐洲是早期發展半導體的地區之一,在模擬IC、功率半導體、汽車半導體領域形成了優勢領地,并以ASML、ARM等在特定市場具備壟斷優勢的“小而美”企業著稱。

  但是,在高度依賴制程工藝的邏輯IC方面,歐洲半導體卻鮮有建樹。企業的技術路線,往往與當地的產業底蘊有著莫大的關聯。“從歐洲主力半導體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恩智浦是從飛利浦拆分出來的,英飛凌是西門子拆分出來的,所以其聚焦的業務和歐洲大型電子廠商一脈相承,幾乎都聚焦汽車、工業、醫療等行業。”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而下游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框定了上游企業的發展動力。先進半導體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消費電子和先進計算,而歐洲的消費電子市場并不發達。

  “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企業中,9家都是以消費電子芯片設計、制造、IDM為主的企業,例如三星、英特爾、臺積電、海力士、美光、高通、博通、英偉達、聯發科等,僅TI一家IDM企業例外,但其芯片也被廣泛應用在汽車、工業、消費電子等領域。可見消費電子的市場規模之大。而歐洲半導體產業在消費電子領域可謂是一片黯淡。全球7大手機終端廠商無一家來自歐洲,因此在缺少終端牽引的情況下,歐洲先進半導體發展緩慢。”芯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張彬磊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

  在經營模式上,歐盟半導體企業以IDM為主,也限制了在先進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歐洲半導體基本都是IDM,在汽車等進入門檻比較高的市場,IDM優勢顯著。但在更新換代比較快的先進工藝領域,代工廠比IDM更有優勢。”盛陵海說。

  勝算幾何?

  盡管面臨種種不利因素,歐盟發展先進制造也并非白手起家,比利時的IMEC正是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研發中心,與全球頂尖的代工廠商都保持著合作關系。同時,歐盟也在資金和高校資源上具備優勢。

  張彬磊表示,歐盟發展先進半導體產業,需要滿足四個條件。

  一是大規模的市場需求。歐洲擁有約7.5億人口,是全球最富饒的區域大聯盟,應充分開拓市場空間。

  二是培養消費電子領域的終端巨頭。消費電子領域曾經的“巨無霸”諾基亞正是來自歐洲,在4G興起以后迅速隕落,一方面可以看出歐洲在終端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經驗,另一方面也說明歐洲企業在產業升級時存在應對緩慢的問題。歐洲可以吸取經驗,大膽引入歐洲以外的企業和企業家來培育下一個“諾基亞”,帶動芯片產業發展。

  三是堅持以設計業為主的扶持計劃。芯片設計業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環節,毛利相對較高,而歐洲高校人才眾多,如果能夠以終端為牽引,將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是整合產業鏈資源加強國際合作。只有整合全球產業鏈資源,才能夠在迭代速度、產品性能、產品價格等方面保持競爭力,否則既會攤高成本也會影響迭代速度和產品性能,從而失去競爭力和市場。

  對于攻克難度最高的先進制程,尤其是2nm芯片制造,歐盟正在積極引入代工巨頭形成助力。媒體援引一位法國官員的說法,臺積電和三星有可能參與歐盟發展10nm以下先進制程的計劃。隨后,圍繞其2nm計劃,歐盟委員會與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臺積電歐洲總裁Maria Merced舉行了會談。據悉,臺積電正就是否在德國設廠進行評估。英特爾計劃在歐洲設立兩家芯片工廠,并計劃未來十年在歐洲建造8座大型晶圓廠,總投資高達800億歐元。

  “歐洲半導體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歐洲在先進半導體制造技術方面積累太少,在先進制程高度壟斷的環境下,很難突破。目前,10nm以下工藝的玩家越來越少,晶圓制造企業僅有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技術可以支持,到了5nm,僅有三星和臺積電兩家企業。歐洲發展2nm以下制程工藝,難度很大,需要依靠三星和臺積電在歐洲建設工廠。” 賽迪顧問集成電路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向記者指出。

  但是,僅僅引入代工廠,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盛陵海指出,要吸引代工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客戶基礎。在新能源汽車逐步崛起的當下,傳統汽車產業會受到進一步的沖擊。如果歐盟繼續依靠傳統產業,將限制其先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不難看出,歐盟要發展先進半導體技術,不僅需要各類資源要素的投入,更需要市場需求的培育和產業底蘊的重塑。這是歐盟半導體產業的大變局,同時,也將促使歐盟數字產業甚至經濟格局“脫胎換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