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3日,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眾多機器人企業攜看家產品亮相本次大會,現場觀眾也是熱情滿滿。本次大會直接反映出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業者和企業越來越多,市場認可程度越來越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連續八年以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穩居全球第一,2020年裝機量占全球的44%;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制造企業營業收入529億元,同比增長41%,當前正是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風口期,更多政策利好將進一步釋放。
有相關報道透露,“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正在醞釀制定中。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進5G、大數據融合應用,提高機器人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同時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拓展應用深度廣度,更多挖掘市場增長空間。
在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說,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連續八年穩居全球第一。2020年裝機量占全球的44%,2016-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快速增長到21.2萬套,年均增長31%。“機器人產業日益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機器人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機器人作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正在經歷發展期,許多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正不斷突破國外的封鎖打壓,涌現出眾多前沿科技和相關的最新成果,在軟硬件方面擁有了很大的優勢。在疫情的催化下,市場也在逐步變化,正在從中低端制造業向高端應用拓展,許多產品已經用于航空航天、造船等行業;此外,機器人也從工廠、車間,走向倉庫、家庭甚至環境惡劣的特殊場合,應用場景不斷得到突破。
盡管屢屢取得成績,但從產業整體發展階段來看,我國機器人產業總體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還有很多關鍵核心技術仍然有待進一步突破,高端應用仍然沒有普及,行業應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針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相關部門即將釋放一輪政策利好。辛國斌表示,工信部正在牽頭制定“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我國建設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集成應用的新高地。
一方面,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工信部將牢牢把握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推動各企事業單位突破機器人系統開發等共性技術,推進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提高機器人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
另一方面,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方面,工信部將以應用需求為牽引,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更多地挖掘市場增長空間。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已在47個行業大類、129個行業中類中廣泛應用,但應用程度不深、范圍不廣,因此還需要更多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解決更大范圍內的自動化問題。
隨著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的進一步加深,工信部表示,將積極推動機器人向更多應用場景開放,在汽車、電子等已形成較大規模應用的領域進一步深耕,在礦山、建筑、農業、醫療康復等領域對接需求,開發拓展新型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針對特定細分場景、環節及領域,推動機器人系統集成商開發先進、適用、易于推廣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鼓勵用戶單位和機器人企業聯合開展技術實驗驗證,支持各方共同建設機器人應用推廣平臺,促進機器人企業與應用行業的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