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式閉幕式。本次大會為期四天,各類機器人產品再次刷新了大眾對機器人的認知,把機器人推向了一個新高峰。大會期間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1)》、《機器人十大新興前沿熱點領域(2021-2022年)》等5項重要研究成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合作,簽約金額達53億元,能夠進一步促進機器人領域新技術、新成果的落地轉化。
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是時隔兩年的再次亮相,醞釀兩年,給現場觀眾帶來了新的驚喜。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本次大會有許多亮眼之處,包括創新辦會模式、打破時空限制,顯示出國際平臺影響力;緊扣產業趨勢、聚焦行業前沿,展示了萬物互聯未來圖景;碰撞競技火花,打造了機器人“奧林匹克”;畫好同心圓,發出機器人產業中國聲音;注重實踐應用、務實合作,推動成果落地;關注民生需求,守護大眾生命健康。
在本次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仿生機器人齊聚一堂,引人注目,成為整個機器人行業的舞臺。此次簽約規模達到35億,反映出我國機器人行業迅速崛起的趨勢和未來進一步發展的能力得到了肯定。我國擁有較為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條。在工業機器人領域,近年來,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機、控制系統、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的部分難題,機器人產品的國產化率逐步提升,機器人得到大規模發展是勢在必行。
當然,我國的機器人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但從有到優還有很長的路,受制于核心技術不足,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高端應用匱乏等問題,我國的機器人還沒有打造出有競爭力的高端產品,在實際的市場應用,尤其是比如工業領域的汽車、電子等高端產線上,國產機器人的比例還是不夠高。
本次大會有如此大金額的簽約,對工業機器人是極大的激勵,也是促進機器人進一步落地應用,在場景中不斷迭代升級的良好契機,通過本次簽約,我們定能看到更多國產機器人在工廠中落地,譜寫出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的新篇章。
就服務機器人來說,賽迪顧問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260.4億元,預計到2021年可達到334.6億元。中國服務機器人占整體機器人市場規模的比例將從2019年的35.1%增長到2022年的44.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7月服務機器人生產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8.4%。服務機器人正站在風口前。
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服務機器人可以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眾多驚喜,資金的注入將提高大眾對服務機器人的接受程度,讓更多機器人走向千家萬戶,更好地優化用戶的體驗。
未來,機器人產業將越來與高質量發展,不斷補齊短板,做好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當越來越少的人問“機器人”是什么,就說明機器人越來越走向了實際應用,當然,這需要政產學研多方面協同發力,共同把機器人推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