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做好制造業供應鏈,需要理論加實踐

時間:2021-08-23

來源:控制工程網

導語:供應鏈是一個強調實踐的學科,要結合制造企業所在行業以及工廠的具體況進行分析。同時,在工作中也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這不僅是對實操的總結和升華,更是對一個供應鏈從業者視野的開闊,讓自己做事更專業。供應鏈領域涉及的范圍太大了,其中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出好的成績。同時,只有把每個環節都做好了,那么整個供應鏈才能變得更加順暢和協調。

  供應鏈除了供應鏈設計崗位,其他職務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要相互配合。例如:在企業,庫存管理主要任務是做好物資出入庫以及庫存維護。而作為計劃部門,要做好銷售需求、生產制造以及采購部門之間的紐帶,在保證銷售出貨的前提下,盡量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同時減少換線損失;物料計劃員要做好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管理,要做到既不積壓,也不短缺,同時也要結合采購策略,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持有。而采購部門是匯總相關部門的需求,制定采購計劃,選擇合適的供應商,以盡可能低的成本來滿足需求。物流部門負責車輛調度、運輸線路的選擇以及分銷網絡的制定和優化等。

  同時供應鏈各環節還涉及到很多信息化軟件,如SCM、CRM、ERP、WMS、TMS等,要根據自己的崗位需求,掌握好這些軟件工具的使用,更好的服務和優化供應鏈業務流程。

  供應鏈作為企業的支持部門,部門人員的溝通和協調能力相當重要,即使在供應鏈內部也是如此。供應鏈管理目標是做到整體最優,但是作為供應鏈上的各環節某些績效指標通常具有相斥性。例如采購部門為了降低物料的采購成本,會在價格相對較低的時候,超計劃周期多采購一些,這也是采購部門“cost down”指標的要求之一。但是超計劃采購勢必會增加此物料的庫存持有成本,同時也會降低原材料庫存周轉率,增加呆滯風險,對物料計劃部門來說可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怎么去平衡?怎么去協調?之前我在制造企業參加供應鏈會議的時候,經常碰到物料計劃部門和采購部門為了一顆料的供應,爭得面紅耳赤。作為有決策權力的供應鏈經理或者總監,可以根據以往經驗去判斷,也可以建立數學模型去精確計算收益和成本,協調下屬各崗位的工作。

  不管任何崗位,做事要有一定的原則性,哪些是符合制度規范的,要堅定地去執行,哪些是不能去做的,要堅決杜絕。例如評價一個倉庫管理者工作績效的好壞,最主要的參考指標是賬實是否一致。除了一些物料不便于計量的技術原因之外,重點要排除人為因素造成的負面影響。入庫也罷,出庫也好,必須是見單作業。倉庫管理員要更新倉庫物資收發卡,并及時將單據上的數據錄入ERP系統中,盡量減少做賬的延遲時間。特別是出庫過程一定要嚴格把關,不能因為過來領料的是領導或者關系好的同事,沒有相應的單據就給他發料,否則倉庫就亂了套了。

  制造業供應鏈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領域,作為一個供應鏈領域的從業者,要以一個持續改善的心態去從事相關崗位,而不要做一勞永逸的投機者或是過度焦慮的完美主義者。所謂供應鏈的效益最優也只是一個動態平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