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機器人為應用機器人運動軌跡實現代替人工搬運的自動化產品,是可以進行自動化搬運作業的工業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可安裝不同的末端執行器以完成各種不同形狀和狀態的工件搬運工作,大大減輕了人類繁重的體力勞動。
搬運機器人在實際的工作中就是一個機械手,機械手的發展是由于它的積極作用正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其一、它能部分的代替人工操作;
其二、它能按照生產工藝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時間和位置來完成工件的傳送和裝卸;
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機具進行焊接和裝配,從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顯著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加快實現工業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步伐。
搬運機器人的優點是可以通過編程完成各種預期的任務,在自身結構和性能上有了人和機器的各自優勢,尤其體現出了人工智能和適應性。目前搬運機器人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多關節機器人
多關節機器人動作靈活、運動慣性小、通用性強、能抓取靠近機座的工件,并能繞過機體和工作機械之間的障礙物進行工作,隨著生產的需要,對多關節手臂的靈活性,定位精度及作業空間等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2、T型助力機器人
T型助力機器人前后左右位移靠導軌來實現,更適合于操作空間狹小的場合。配有儲氣罐,可在斷氣情況下繼續使用一個循環,在氣壓下降到一定程度,啟動自鎖功能,防止工件下降。并設有安全系統,在搬運過程中或是工件沒有被放置在安全表面時,操作者不能釋放工件。
3、硬臂式助力機器人
硬臂式助力機器人在有扭矩產生的情況下無法使用氣動平衡吊或是軟索式助力機器人,而必須選用硬臂式助力機器人。可以實現提升較大500Kg的工件,半徑較大可以達到3000mm,提升高度較大2500mm。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搬運機器人逾10萬臺,被廣泛應用于機床上下料、沖壓機自動化生產線、自動裝配流水線、碼垛搬運、集裝箱等的自動搬運。部分發達國家已制定出人工搬運的較大限度,超過限度的必須由搬運機器人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