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革命已經從傳統制造業(第二產業)向服務業(第三產業)迅速蔓延,成為撬動增勢最為迅猛的服務業升級的動力引擎。2020年中國服務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高達40.7%,服務業數字化轉型蘊含的巨大產業機遇和增長空間正在顯現。
面對數字化“高速公路”,服務企業的決策者意識
樣的效果和收益?對于這些問題,服務企業業主的答案可能是“不確定”,但實施數字化轉型無疑已成為必選題。
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三大挑戰
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端到供給端、從單點突破到向產業全鏈條擴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正推動著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創新升級、效率提升,實現與服務業的跨界融合與精準匹配。以數字化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力量,正在為服務業描繪充滿想象的未來。但顯然,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當前大部分服務業企業還沒有清晰的數字化轉型戰略藍圖,也沒有構建起完善的底層自動化和信息化,實施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較為薄弱。我們認為數字化轉型大體分為三個步驟: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如果底層自動化、信息化不到位,就會導致數據碎片化、數據壁壘、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而以“數據”為核心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其次,在全球范圍內,服務業一直以來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依靠人力提供各種非標準化、定制化的柔性服務,這導致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非常困難,既無標準可參照,更無前車可鑒、無前路可循,無論是服務企業業主還是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每個人都在探索助力服務業快速、經濟地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最佳路徑,但這需要一個不斷磨合、迭代的過程。盡管如此,盡早將服務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導向的產業方向,將其競爭生產要素從初級的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主觀經驗、體力勞動轉向高素質人力、數字化軟硬件,以及專業知識的標準化數字化等高級生產要素,以大幅提升整個產業的效率,已成為當下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共識。
最后,服務業企業存在數字化認知和數字化人才的短板,而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這些恰恰將成為決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首先始于企業管理層對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認知,從執行層局部數字化實施推進并迭代優化,數字化認知逐漸從管理層下沉到中層、班組長、員工,而數字化實施則從自動化運營生產,到中層數字化管理,最終覆蓋到管理層的全局數字化。在這個過程中,管理層更多承擔數字化認知的角色,執行層更多承擔數字化實施的角色。目前,服務業企業較少設有專業的信息化團隊,導致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復合型人才相對缺乏,亟需專業數字化人才帶領服務業企業走出第一步。只有用借助合適的人才來掌控數字化工具,才能真正實現把人員、設備、數據、服務場景等聯結在一起,為更加高效地數字化轉型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