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芯國際表現較為顯眼,股價從7月26日至8月5日累計上漲27.4%。其中,7月26日和27日連續兩日上漲超10%,27日盤中一度觸及20%漲停。
業內投資人士認為,在本輪半導體景氣周期中,晶圓制造廠商和設備公司明顯受益、業績確定性較強,部分資金或提前介入引發個股躁動。
中芯國際8月5日晚間披露的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3.44億美元,環比增長21.8%,同比增長43.2%。利潤7.08億美元,環比增長510.8%,同比增長463.6%。二季度毛利率為30.1%,環比提升7.4個百分點,同比提升3.6個百分點。相對市場預期和公司業績指引,中芯國際二季度利潤及毛利率表現非常靚麗。
公司首席財務官高永剛在6日舉行的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二季度營收增長較快主要是出貨增加、產品組合優化和價格調整三大因素驅動。公司利潤包含處置中芯長電股權收益2.31億美元。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認為,疫情反復和宅經濟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是公司業績高增的主要來源。不僅含原有存量市場需求,還有各類產品升級和行業形態發生轉移帶來的增量市場。
據趙海軍介紹,中芯國際二季度在成熟制程上穩扎穩打,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滿足戰略客戶、高價位高毛利產品和核心客戶的急切需求;先進制程方面,產品平臺開發繼續推進,客戶拓展和產品多元化儲備效應逐步顯現。
中芯國際的毛利率今年以來提升顯著,二季度毛利率達30.1%。而在一季度財報中,公司預期21年毛利率目標為10%~20%。
趙海軍表示,公司二季度毛利率的提升主要來自產能提升、產品結構調整和漲價。其中,漲價因素影響約為9%。
關于晶圓漲價的持續性,趙海軍認為目前半導體廠商產能擴建、市場交貨等都比較緩慢,供不應求狀態至少持續至2022年上半年。且由于疫情和國際不確定性等因素仍然存在,預計三季度和四季度價格仍可能繼續往上走。推動未來價格成長或者穩定的因素,主要來自公司在細分市場的產品競爭力。
生產方面,中芯國際二季度付運晶圓175萬片(約當8英寸),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21.6%。產能利用率100.4%,環比提升1.7個百分點。二季度晶圓月產能增加2萬至56.2萬片,主要是200mm晶圓廠產能擴充所致。公司方面預計,下半年產能仍將逐季提升,全年新增8寸4.5萬片、12寸1萬片。其中,新增8寸晶圓出貨預計四季度實現,新增12寸1萬片最早在12月出貨。
從技術節點分布來看,二季度FinFET/28nm收入占比14.5%,環比提升8.6個百分點,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40/45nm和55/65nm分別占比14.9%、29.9%。
趙海軍表示,今年上半年各個細分市場需求成長較快,中芯國際在成熟制程上主要著力射頻和MCU(40nm)、高壓驅動和ISP(40~55nm)等。FinFET工藝已經達產,每月1.5萬片。
公司業績指引顯示,預期三季度銷售收入環比增長2%~4%,毛利率為32%~34%。在外部環境相對穩定地前提下,預計21年銷售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上調至30%左右。因折舊攤薄,預計今年先進制程對公司整體毛利率的不利影響將下降至5個百分點左右。
“由于受到產能和利用率提升、客戶提拉出貨和漲價等因素影響,公司二季度營收增長較快。但相關因素難以持續,尤其是客戶提拉出貨情況,三季度銷售難持續大幅增長。”趙海軍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