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爆發前夜的人工智能,為何仍然較為零星?

時間:2021-06-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麥肯錫發布《麥肯錫中國金融業CEO季刊》2021年夏季刊——《Fintech 2030:全球金融科技生態掃描》指出,金融機構要抓住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超自動化(Hyper automation)等七大技術趨勢。

  在人工智能領域,自動因子發現、知識圖譜和圖計算,以及基于隱私保護的增強分析將發揮更大價值;智能客服、產業圖譜、客戶圖譜、智慧營銷和風控、智能投顧、反欺詐和智慧決策等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對于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金融技術基礎設施的完善將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人工智能及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市場上能夠推廣應用的獨立人工智能案例并不多。

  人工智能正處于爆炸式增長的前夜,發展迅速。算法模型取得了新的突破,但人工智能與工業的結合始終方興未艾。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個人或企業的核心資產,數據資本化趨勢明顯。數據將在互聯網、金融、醫療、政府等行業的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經濟發展。

  “據統計到2025年中國數據量達到48.6ZB,占全球數據量的25%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2025年AI中國服務器市場達到66億美金,這是非常大量的投入。這些數據的增長和算力的投入能否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呢?以現在的情況看很難。”第四范式AIOS產品負責人黃纓寧稱,企業轉型過程中所需的能力眾多,為了使人工智能在企業智能化過程中發揮作用,必須建立一個集成應用、數據和算力的能力模型。應用、數據和計算需要相互聯系。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出了問題,另外兩個就不能工作,整個智能系統就會失靈。

  算法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要發揮人工智能的競爭優勢最終還是靠數據。人工智能的普及使金融業認識到數據的重要性,特別是傳統操作中沒有采集到的客戶行為數據,體現了生態圈金融的重要性。

  “任何平臺、算法、工具不可能自己運行,歸根到底面臨我們的最大挑戰是人才短缺。”第四范式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稱,目前,全球每年新增高級人工智能人才約1000人,全球人工智能場景數量正以每年數百萬的速度遞增。各類高校和科研機構不斷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但金融機構單純的科研人才不足以支撐業務創新。金融機構正在努力尋找既懂商業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現在人才缺口30萬,未來五年缺口會越來越大,三十萬增長到一百萬,有報告說是五十萬到數百萬。使用AI的公司越來越多,但是人工智能供給的速度并沒有同步增長。”第四范式聯合創始人首席研究科學家陳雨強稱,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分布非常集中。北上航信占AI人才供給的80%以上,行業分布也非常集中,其中90%在互聯網行業。如果企業不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也不是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行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