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共建共創共生,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

時間:2021-06-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互聯網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國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是從2018年開始,截至到2020年,這三年被稱為“起步期”。今年年初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將接下來三年定義為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并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的發展目標。在我國工業互聯網即將步出“新手村”,迎來更大的江湖的關頭,明晰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邏輯和重心,尤為重要。

  01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邏輯與困境

  有些人喜歡把“工業互聯網”稱為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雖然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在連接對象、技術要求、發展模式等方面天差地別,但本質上都是系統+應用的發展邏輯。系統為基,應用為王,二者的關系可以類比為寶劍和劍招,寶劍只有配合劍招才能發揮出真正威力。

  業內共創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歸根究底是做了一個系統,一個可以應用在工業界的設備和企業等“終端”上面的系統。系統上面運行的是各式各樣的工業APP,有研發設計類APP、有生產制造類APP、有經營管理類APP、有運維服務類APP、有質量檢測類APP等等,通過工業APP來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滿足企業和客戶的種種特定需求。

  類比消費互聯網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類似安卓或ios系統,工業APP則類似手機應用市場可供下載的應用。消費互聯網之所以能夠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離不開手機里海量的APP,同理,工業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和繁榮也必然要以工業APP數量的爆發式增長為前提。

  但相對于高度成熟的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應用的發展還面臨著重重困境:

  數據

  工業APP的實現過程是:將生產制造不同階段的流程與方法、數據與信息、知識與經驗等工業技術要素,按照一定的技術途徑進行APP封裝和發布。只有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才能形成針對各個具體應用場景的APP,沒有數據,工業APP就成了無源之水。現階段,行業內終端接入的數據還不夠,數據量少,質量不高,頻率不夠,還遠遠達不到支撐工業APP快速生長的程度,這是根本性的問題。

  開發的通用性

  不同于手機領域ios和安卓幾近兩分江湖的生態格局,工業互聯網領域還處于百家爭鳴時代,各自為戰,尚無統一兼并的趨勢。聚焦到工業APP開發環境上,現在并沒有類似ios和安卓這樣統一的平臺、框架和標準,所有的工業APP都是基于各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服務和接口來開發的,缺乏通用性,這給工業APP的推廣和移植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工業APP的質量評測

  業內缺乏工業APP的質量評價標準,行業標準和規范是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度量衡,工業界包羅萬象,不同行業需要不同的標準,因此需要對工業APP按照行業進行劃分,并制定適用于不同行業的APP評測標準。就目前而言,國內雖然在這一方面有所進展,但總體來說還處在缺乏標準的境地。

  02 共建共創共生的工業APP解題思路

  如果把工業互聯網比作皇冠,那工業APP無疑就是皇冠上最明亮的那顆珍珠。工業APP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大規模發展工業APP的困境客觀存在,如何才能發展好工業APP,形成生態,結合智能云科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這些年來的實踐經驗,我們的破題思路是:以基于業務層面的數據采集為基石,以共建、共創、共生為突圍路徑。

  數據是第一要務,深厚的工業互聯網數據資源池是發展工業APP的基石,同時這也和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不謀而合。針對數據采集領域設備參差不齊、協議標準不一的難點,我們發現,雖然設備天生不同,但通過邊緣設備加適配器的方式,可以用平臺來統一收集數據,做基于訂閱制的數據采集。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設計、研發、生產、管理等各個關節中,進行數據的采集、存儲和算法應用;針對具體應用場景,解決工業現場復雜的痛點問題,實現制造過程以及各生產實體的數字化、智能化。進而在助力企業數字化戰略的同時,實現海量工業數據匯入資源池,為工業APP的大規模開發、應用提供數據基礎。

  用開放的理念,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面向企業和第三方開發者,搭建開放共享的三層架構,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

  一、數據采集層,面向行業提供開發框架和數據資源,用戶可據此開發出適用于自己設備的采集驅動APP,實現機加行業、紡織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等各行各業開放的設備接入;

  二、數據處理層,通過開發針對不同類型設備的數據處理邏輯,理解數據,使用數據;

  三、工業APP開發層,面向社會化的開發者或技術人員,提供工業APP開發、應用的能力。

  通過三層開放架構,真正實現從數據的產生、數據的應用到工業APP開發全流程的能力開放。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做到,以共建、共創、共生的發展模式,打造工業APP生態。

  具體來說,通過平臺數據采集能力和應用開發能力的開放共享,打造開放平臺和開發者中心,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開發框架與開發工具,共建跨系統、跨行業的通用的開發環境。所有企業、科研院所、個人等開發者都可以將自己獨特的知識、技術等know-how開發成為可流通的工業APP,產學研用各個關節聯動起來,匯聚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實現社會化開發、社會化應用的良性閉環。同時,隨著未來工業APP數量的增長,平臺將積極聯合具有資質的國家機構或協會,針對某些專門的行業,專業的應用場景,不斷出臺適用于不同行業的工業APP評測標準,護航工業APP保質保量發展。

  共建、共創、共生的工業APP發展路徑,可以化解當前工業APP開發缺乏通用性、缺少質量評測標準等問題。同時,這種共享和兼容并蓄的開發環境,能夠讓全社會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平臺進行沉淀,突破以往底層系統由國外主導所導致的知識只能沉淀在別人平臺上的格局,形成中國人自己的系統生態和工業APP生態,進而反哺制造,促進產業升級,提高我國制造業競爭力。

  03 工業APP未來展望

  未來,隨著共建、共創、共生模式最終成熟和步入深水區,國內工業APP發展將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一、雙跨平臺割據趨勢出現,類似消費互聯網領域的ios和安卓,各類雙跨平臺將借助自身的影響力,網集海量開發者,制定統一的標準,為所有行業提供通用型APP的開發和應用平臺。客觀上,通過龍頭企業們對行業的整合統一,能夠改變工業APP開發領域各自為戰的格局,形成統一的框架和標準,優化工業APP整體發展環境,大大加強工業APP的通用性和傳播能力;

  二、垂直聚焦在細分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細分行業工業APP發展主要推動力,不同于消費互聯網領域,工業各細分行業之間隔行如隔山,垂直聚焦在相關細分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大都具有各類領域先天的OT方面優勢,可以利用自身深厚的制造經驗、技術和知識沉淀,專注于更專業、更差異化的APP的開發和應用。最終各細分行業,或依附于雙跨平臺,或獨立形成自身細分領域的工業APP生態;

  三、第三方開發者將成為工業APP發展的主力,目前工業APP主要源自于各平臺自身團隊的研發,局限性和封閉性較明顯,未來,隨著開發平臺、微服務框架的推廣應用,將大大降低工業APP開發的難度和門檻,大量的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參與到工業APP的開發中,工業APP數量爆發式增長,甚至出現以工業APP開發為生的新職業、新經濟模式。這一點可以參考目前消費互聯網領域的所有APP開發工程師,相信未來在工業APP領域也會出現類似工種。

  結語

  江湖整體實力的提升,不能只靠一門一派。工業APP生態的打造也不是一兩個平臺能夠啃下來,共建、共創、共生是工業APP做大做強的長遠謀劃。智能云科作為始終堅持開放共享原則的平臺,希望能夠和所有戰友、開發者以及客戶,共同把這件事情做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