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臺達】臺達獲評“2021年度低碳榜樣” 自主承諾碳中和目標 爭當綠色發展領頭羊

時間:2021-06-16

來源: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導語:臺達創新節能技術及減碳相關案例也將在擬定8月舉辦的“全國低碳日” 主場活動之公益展中面向大眾展出,展現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第十二屆“綠色發展 低碳生活” 系列活動于 6月11日在北京中國新聞社大樓正式啟動,當天舉辦的主旨論壇以“‘碳’路新征程”為題,聚焦“30·60”碳目標,探討中國綠色發展的努力與實踐。臺達作為企業實踐自主減碳的先鋒,長期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并于今年年初率先提出2030年全球所有運營網點達成“100%使用可再生電力”及“碳中和”的總目標,對業界起到示范和帶頭的作用,因此獲評“2021年度低碳榜樣”。臺達創新節能技術及減碳相關案例也將在擬定8月舉辦的“全國低碳日” 主場活動之公益展中面向大眾展出,展現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臺達長期堅持綠色發展,對業界起到示范和帶頭的作用,因此獲評“2021年度低碳榜樣”。臺達上海公共事務部高級總監吳美慧女士代表領獎。.JPG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致辭中說:“氣候行動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能實現協同增效?!彼硎?,已有成績來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能效水平偏低、技術創新能力偏弱,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和潛力。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路線圖和時間表,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臺達中國大陸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王治平表示,在“30·60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各行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刻不容緩,尤其制造業,更需各方協力,推進產業轉型和技術進步。為響應國家“30·60雙碳”目標,臺達已在今年3月宣布加入RE100組織,并計劃2030年達成碳中和。臺達自197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持續提供節能產品,為地球節能減碳。2021年恰逢公司成立50周年,臺達以“節用厚生”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慶?;顒?,藉此呼吁大家珍惜能源,厚待萬物與環境。未來臺達將持續致力于提供節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包含:綠色智能制造、電動車充電、綠色建筑等領域,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業界攜手邁向綠色明天。

  臺達以電力電子為核心技術,每年投入營收8%以上進行研發創新,致力提升產品能源轉換效率。僅2010 至 2020 年,臺達高效節能產品已協助全球客戶節電約 335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780 萬噸。此外,臺達早在2017年就制定了科學減碳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SBTs),承諾2025年的碳密集度相較2014年下降56.6%,并已連續三年完成階段性目標。

  臺達從多方面著手積極減碳,除產品節能外,還通過廠區節能、綠色建筑節能等方面持續努力。2011-2020年,臺達已累計施行2,270項節能方案,節電2.79億度,約當減少21.7萬噸碳排。過去十多年,臺達在全球打造了27棟廠辦及學術捐建的綠色建筑,以及2座認證綠色數據中心。2020年,經認證的15棟廠辦綠色建筑及5棟學術捐建綠建筑,共節電1,849萬度電,約當減少11,685噸碳排。2020年臺達已達成碳密集度較2014年下降超過32%的階段性目標,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亦已達到全球網點用電約45%。臺達也綜合考慮全球制造廠區的內外部碳成本訂定2021年內部碳價為每公噸300美元,依此計算的碳費將運用于節能項目及可再生能源的取得,逐步朝向零碳排放邁進。

  “綠色發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動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自2010年至今已連續12年成功舉辦,先后得到了生態環境部以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新聞辦、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北京市政府等部委及單位的大力支持與指導,已發展成為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的品牌活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中央宣傳部國際傳播局副局長楊寶琦,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張雷,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傳工作局副局長劉福廣,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等嘉賓,以及主辦方代表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呂振亞,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王晨波等重要嘉賓出席本次論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