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業互聯網建設體系。圍繞寧國經開區(港口產業園)和試點企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試驗田”以及數字化示范園區、數字化示范企業,并已建成5G基站近150處。依托兩化融合服務平臺,周期性、常態化開展企業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跟蹤監測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和關鍵指標情況,構建兩化融合發展跟蹤監測體系,分級分類推進企業兩化融合差異化發展。著力打造“寧國智谷”,依托賽寶、華策等第三方服務、科研院所作用,為企業提供系統深入的現場個性化評估診斷及咨詢服務,目前已為全市100多家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樣板點。鼓勵企業應用跨區域、跨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企業基于普適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工業App,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示范引領效應的產業級和企業級平臺。其中,中鼎密封件、中鼎減震獲評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司爾特公司積極探索研究踐行提升行業企業數字化、專業化和集成化水平,賦能制造業企業發展,創新服務三農,為產業立足工業企業發展并創新精準服務農業發展,榮獲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江南化工在民爆行業推進兩化融合,項目通過制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安全數字化三個方面聯動推進,打造民爆行業“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并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培育工業互聯網復合型人才。推動工業互聯網企業與工業企業的需求對接和戰略合作,推動產業研各種主體聯合開展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標準制定、試點示范、成果推廣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2021年,已開展有效產學研合作項目24個。舉辦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暨兩化融合2.0政策宣貫培訓會,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工業企業和院校合作交流積極搭建平臺,將中職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和工業企業人才需求進行無縫對接,探索和發展校企合作的新領域、新途徑,將產學研融為一體,推動院校更好地為本土企業輸送專業型技能人才。
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場景應用。立足本地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深入推進5G與各產業融合發展,并與中國電信簽訂5G戰略合作協議。協調運營商及相關專家赴晨光精工、安澤電工、瀚宇等企業對接“5G+工業互聯網”、5G工業場景應用合作意向。全面推進企業上云上平臺,重點推進規上工業企業上云。鼓勵企業對接云服務廠商、實施云服務項目、應用云服務平臺,引導企業的基礎設施、業務系統、產品應用上云上平臺,實現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物流倉儲等業務環節云化智能化,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云全覆蓋,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截至目前,該市企業上云累計完成17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