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也成為了國際競爭的焦點。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較多,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于2020年6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共有797家人工智能企業,約占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14.8%,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國。
從競爭派系來看,目前百度、阿里云、騰訊、華為、京東和科達訊飛為人工智能平臺的代表性企業;而小米、平安科技、蘇寧、滴滴是融合產業較活躍的企業;此外還有技術層企業代表,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和依圖科技作為獨角獸公司,通過與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合作,不斷深化了其技術應用面和市場競爭力。
1、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競爭梯隊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也成為了國際競爭的焦點。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較多,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于2020年6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共有797家人工智能企業,約占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14.8%,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國。以下為我國人工智能行業代表性企業的基本信息:
從競爭派系來看,目前百度、阿里云、騰訊、華為、京東和科達訊飛為人工智能平臺的代表性企業;而小米、平安科技、蘇寧、滴滴是融合產業較活躍的企業;此外還有技術層企業代表,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和依圖科技作為獨角獸公司,通過與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合作,不斷深化了其技術應用面和市場競爭力。
從人工智能行業代表性企業的所屬地分布來看,北京、深圳市人工智能代表性企業的集中地。
2、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企業排名
據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公布的“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TOP20榜單”中,中國有7家企業上榜,其中,百度、大疆創新和商湯科技排名前三;同時,根據《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20年人工智能企業百強榜,百度依然蟬聯龍頭地位。
此外,截至2020年末,科技部為加快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盡快在基礎前沿領域取得突破,共宣布了15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這15個創新平臺分別依托15家業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具體如下:
3、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區域集中度
從人工智能企業的區域集中度來看,截至2019年末,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合計占全國總數的83%,說明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分布是較為集中的,行業發展較為密集。
4、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從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技術布局來看,百度、騰訊、阿里云、華為等頭部平臺企業已布局了多項AI技術;而像平安科技、京東、小米等融合性公司,其技術布局主要針對應用層,針對性較強。
從專利授權量來看,截至2020年10月,百度、華為、騰訊的AI專利授權量分別排名全國前三,說明這三家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較強;再從企業擁有的高層次學者數量來看,根據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公布的《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1-2020》,京東、阿里巴巴和華為的人工智能高層次學者擁有量入圍全國前十位,是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力的體現。
5、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由于目前,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的競爭者較多,企業數量已排名全球第二位,且行業還處于成長期,現有企業間的競爭較為激烈;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替代品威脅極小;
人工智能行業的上游供應商可概括為基礎層,包括AI芯片、傳感器等行業,由于技術門檻較高,且國內廠商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上游的議價能力是較強的;
下游消費市場主要是應用層,由于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融合已成為趨勢,因此下游的議價能力較弱;此外,由于人工智能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行業,進入門檻較高,因此面臨的新進入者威脅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