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啥“卡”在這里?如何解決工業互聯網平臺從建設到應用的推廣問題?這些問題是江蘇作為一個制造業大省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企業數字化轉型究竟“卡”在哪?
“數字化轉型是潮流和‘熱詞’,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難。” 中國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寧振波有一個數據:美國企業數字化改造失敗率高達80%。以建設數字化車間為例,配套的工業企業和各類軟件可能好幾十種,難度不言而喻。
他認為,正是因為“轉”的成本很高,涉及的力量眾多,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應該穩步推進,分“連接”“連續”“測量”“優化”四步走。“連接”的核心正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則是指產品研發數字化,“測量”是基于模型分析比對做出預測,“優化”是基于機器學習、自動推理的協同優化。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還處于剛剛邁步的階段,即仍處于“云”和平臺上。即使在這個環節,很多企業仍然“卡”在了一起。
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是破解這一系列難題、打開轉型之門的“密鑰”。信通院專家葉飛虎解釋了這一邏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原則是通過“數據+模型”的優化迭代挖掘數據的價值。通過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的算法和開發工具,建立企業運營優化智能模型,通過數字化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
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何難以推廣?
事實上,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正在火熱地進行。應用范圍涵蓋國民經濟40大類,從企業銷售、物流等外部環節延伸到研發、控制、檢測等內部環節。全國在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1500多個。
“經過前期布局,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從建設走向應用階段,但仍面臨三大問題——認知接受度不夠、平臺技術瓶頸、市場同質化競爭。”信通院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釗直指要害。
“技術能力目前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一大阻礙?!睒I內專家透露,數據處理能力所依賴的開源軟件、傳感器等關鍵設備均由國外控制。例如,西門子中央控制系統的市場份額高達90%。平臺能不能打開,不在我們自己手里。
“不過技術壁壘是長期存在的,同質化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經階段,當務之急要解決的是企業認知帶來的推廣難題?!眲⑨摲治稣f,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用戶是制造業企業,這些企業一般不比熱點更務實、更務實。相應的“敏感度”是不夠的。雖然工業互聯網平臺承載了大量的創新應用,可以顯著提高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但很多“活得還不錯”的企業轉型意愿不強,使用積極性不高,而想轉的企業卻仍面臨著“不敢用、不會用、用不起”的老問題。
制造業大省急需走出“推廣難”
江蘇作為制造業大省,制造業企業眾多。這不僅是全國率先探索工業互聯網建設之路的省份,也是首批受到“推廣之困”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省已累計省域重點產業互聯網平臺86個,省級省級16個省“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專項基地、95個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達到1626億元,占全國的12.5%。盡管已帶動逾30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但這一數字與全省企業總數相比仍“杯水車薪”。
放眼全國,新一輪布局已經開啟——“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各行各業都在為平臺的“痛點”共同努力?;顒悠陂g,由30多家企業和高校聯合發起的“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合作計劃在南京發布?!搬槍ζ髽I擔心開展數據共享流通時有泄露風險,我們構建了這一工業數據新型基礎設施——‘數據空間’,可以定向傳遞、定時召回、痕跡存根,打消企業使用平臺的后顧之憂?!毙磐ㄔ簝苫I大數據高級總監趙志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