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業的興起總能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近年來,在萬物互聯及人工智能大時代下,6C 電子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作為一家專注 6C 電子產品檢測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艾特訊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鑫信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ITC)借勢突圍,成為行業唯一一家擁有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硬件領域的一站式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綜合實力較強企業。ITC 的發展得益于行業的推動,更離不開其自身務實的專研。近日,本刊記者與艾鑫集團董事長鄭國榮進行了面對面訪談,他從多個角度分享了企業以往取得的成績、新形勢下面臨的困境以及未來的布局。
攻堅克難,從單一檢測拓展到 6C 全覆蓋
ITC 成立于 2014 年,初期業務定位在為手機、平板電腦為主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檢測裝備的業務主線上,隨著公司不斷攻堅克難,業務范圍不斷拓展,銷售業績連連翻番,產能不斷增加,公司規模從 30 多人迅速拓展到 500 多人。2020 年,盡管受疫情影響,ITC 仍然基本完成了年業績目標,實現了比上一年增長超過 50% 的目標。此外,還拓展了藍思、華星光電、京東方等電子產品制造領域零部件提供商作為新成長客戶。
除了服務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ITC 在如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車、服務機器人、無人機等新興智能終端領域,也推出了測試及測試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尤其在熄燈工廠建設上,ITC 取得了重大成績。鄭國榮提到:“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的小米亦莊智慧工廠,以前一條生產線需要1000 多人,現在只需 200 多人便可完成。其中的檢測和精密組裝等關鍵工站和核心技術,就由 ITC 自主完成。”
同時,ITC 的智慧工廠方案也在穩步推進。鄭國榮表示:“ITC 在產品經營戰略上成金字塔型,分五個維度展開。第一步是取代人海戰術,用單機或者夾具換人;第二步運用更多的自動化設備,在 SMT、整機組裝、檢測、包裝等方面使用更多更復雜的自動化設備;第三步是分段自動化,用機械手取代人工上下料,形成分段式線體,提升階段工藝標準化;第四步,整廠操作自動化及物流智能化,全面取代人工作業,實現工廠標準統一及無人化工廠建設;第五步是把前端的需求、工廠智能制造、智能倉儲相結合,通過5G互聯網平臺實現前后端串接、遠程監管、智能控制的萬物互聯智慧工廠新模式。ITC 當前在全面推行第三步的分段自動化,并開始在第四步中研發和耕耘,這是 ITC 在 2020 年取得的又一大突破,也是 ITC 十年戰略規劃里非常重要、承前啟后的關鍵環節。”
重視科研投入,結下累累碩果
為何 ITC 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其動力主要來源于不斷務實創新。ITC 是行業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全測試產品線及自動化測試線的廠商,真正實現了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測試及自動化解決方案。而專業來源于技術人才的積累。“ITC 每年研發投入占應收超過10%,研發人員占比超過 50%,每個細分領域都是由在行業中耕耘鉆研數十年的專家人才及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做技術牽頭人 , 以國家千人學者、博士生導師、博士生為核心研發技術團隊,不斷致力于以“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思想”進行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鄭國榮說道。
鄭國榮表示,公司一方面注重“信息技術、視頻技術、聲音技術、機器人柔性技術”等基礎技術基石的研發,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培訓、體系建設和技術傳承,公司開辦了艾鑫學院,每年舉辦超過 2000 場次的各類培訓。他認為:“現在的手機更新換代速度很快,一點點的變化都將帶來整個行業及技術的巨大變革。在信息化時代,須快人半步,研究完一項新技術,就能馬上緊跟落地開發出解決技術難題和客人痛點的產品。”
同時有效借用外力,ITC 與北京郵電大學、中南大學等知名高校在產、學、研項目上開展了精密合作,深耕聲學技術、視覺技術、傳感器技術、射頻技術、機器人柔性控制技術和高精密機械技術等核心技術,至今已擁有 97 項知識產權。
無懼挑戰,不斷追求創新發展
隨著信息化萬物互聯的發展按下快進鍵,平臺化思維發展如火如荼,ITC 快馬加鞭,在整個信息化建設的轉型上也投入數千萬的巨資,從 PLM、PDM 到 OA 系統,再到 ERP 系統,都進行了深度二次開發和整合。
在客戶需求及訂單跟蹤環節,客戶可直接通過系統提交需求并確認訂單,項目管控流程可視化可控化透明化,做到風險可控,進度可控,品質可控;在供應鏈交付環節,供應商可直接上公司的 MES 系統實現訂單查詢、送貨通知等各項事項;在內控管理、研發設計及日常運營方面,企業實現了電子化辦公,電子化設計、電子化生產。
鄭國榮表示,未來 ITC 更有亮點的是平臺化思維,使用平臺化思維打造精益求精的產品、打造高效的經營模式、打造完善和優質的服務體系。
“目前,6C 電子行業的自動化檢測還有極大一部分標準不一,對于檢測設備商提出了極大的要求,ITC 的挑戰也是優勢就在這里。目前行業更多的是客戶標準,各家還不太一樣,比如華為,小米,OPPO,VIVO的要求都會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其實需要有很強的專業能力,才能應對。把絕大部分客人的需求和痛點涵蓋起來,爭取一套算法,一個平臺,為行業解決痛點和難題,將是 ITC 未來持續突破的方向。”鄭國榮這樣說道。
隨著半導體行業進入需求擴大期,ITC 也正在計劃部署進入半導體行業。鄭國榮同時還提到:“目前,半導體行業被ASML 等國外少數幾家大企業壟斷,國內還存在很大的空白市場。接下來幾年,ITC將布局半導體行業,聚焦封裝、檢測等環節,以期填補國內空缺,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未來,ITC 將繼續‘ 守道創新、永續經營、快人半步、腳踏實地’,堅守自己‘ 為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產品質量保駕護航’的企業愿景,為實現我們“專業、專注,為成為全球一流 6C 電子產業自動化測試廠商而奮斗”鄭國榮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