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科技創新發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我國把堅持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在此背景下,有效提升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工業與科技融合至關重要。工業互聯網則是有效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現實路徑,加速工業與科技融合,對制造業企業而言,應搶抓5G、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新機遇,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有專家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是我國工業從具備智能制造能力向提升研發能力躍遷的關鍵期,需要進一步強化工業技術創新的“主動性”“開放性”和“系統性”,激發出企業技術創新的活力,促進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且快速地提升。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科技成果轉化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尤其是圍繞“平臺+新技術”方面,科技企業積極探索在不同工業場景中深化5G、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和工業互聯平臺的融合應用,涌現出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以華云數據賦能制造行業為例,華云數據借助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幫助眾多制造用戶解決設備與產線的安全接入、運營、綜合價值分析,形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推動了傳統制造業向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要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正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華云數據利用技術全面賦能工業制造業,形成了行業優質解決方案,加速培育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切實促進了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此外,在規劃綱要中,還提出了要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工業軟件研發應用,要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而產業生態的建設離不開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企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運營服務商等各方聯合,加強關鍵環節的重點培育,實現技術與應用兩手抓,打造一批國產化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應用場景。
在業界看來,技術創新是構建產業生態的關鍵。華云數據多年來緊跟國家落實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戰略,加強技術融合創新,催生出新模式、新業態,構建新的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推動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的全面鏈接,以高質量的服務推動產業經濟從規模型經濟向質量型經濟邁進。
對于未來的發展,華云數據方面表示,繼續利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促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抓好智能制造發展機遇,加快助力制造產業核心技術自主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同時,營造出國產化創新生態,加快集聚優質要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十四五”時期,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