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儲能、BIPV……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光伏產業發展

時間:2021-03-12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導語:光伏目前已經超過風電,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也成為我國實現能源結構優化的主力軍,在“30·60碳目標”的推動下,我國未來能源格局中光伏將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多項綠色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新能源的相關內容,強調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通過報告可以看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綠色能源發展,光伏等新能源未來發展將迎來政策利好。此外,各位參與兩會的代表委員也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眾多光伏未來發展建議。

“光伏+儲能”配套建設提高光伏發電質量

由于光伏發電具有不穩定性,波動性較大,大規模、高比例的發電接入,會導致一些棄光問題的出現,所以儲能設施的建設和儲能技術的發展一直是光伏行業的焦點問題。針對儲能問題,多位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提出建議,將儲能產業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科學指導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金行認為,加快新能源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舉措,加快儲能產業布局則是實現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所以王金行建議,將加快儲能產業發展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推動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承擔起提升調節能力、成為合格電源的責任,配套建設10%到20%的儲能設施。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也建議將加快儲能產業發展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他提出推動儲能應用和裝備制造業協同、創新發展。推動先進儲能技術的研發,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要著力加強對先進儲能技術研發任務的部署,扶持壯大電池組件、零部件、逆變器等裝備工業,支持鉛炭電池等新型電池在儲能電站上的廣泛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陳康平則建議統籌建立合理的儲能價格機制。從全局角度出發,由國家統籌建立“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化機制,使新能源配儲的多重價值在價格上充分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創始人劉漢元也提議,通過招投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項目業主,加快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引導鼓勵儲能以獨立輔助服務提供商的角色參與市場交易,發展儲能市場化商業模式。

在“30·60碳目標”的推動下,“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將會越來越高,靈活調節、降低不穩定性越來越成為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迫切需求,而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則是能源轉型的一個必然選擇,所以推動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加快儲能設施建設和儲能技術發展十分重要。

“光伏建筑一體化”打造綠色建筑解決方案

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目前,我國建筑碳排放量在我國總碳排放量中占比1/3以上,而我國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因此在建筑領域節能減碳上下功夫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

全國人大代表陳康平在今年兩會中建議,將光伏發電與建筑建材相結合,實現“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可以推動建筑從耗能型、節能型向產能型轉變,成為打造綠色建筑的最佳解決方案。

陳康平建議國家標準委指定住建、消防等部門,以及相關的協會作為牽頭人,加快編制完善與技術發展和市場相匹配的標準體系,覆蓋產品設計、工程建設、檢測驗收等各環節,讓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有規范可依。同時,也需要搭建光伏建筑一體化產業對接會等各種交流平臺,加強“產、學、研、商、用”全方位的對接合作,將光伏產業和建筑產業深度融合。

此外,隆基股份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也就有關推動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發展提交了建議提案,具體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鼓勵各省市開展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試點城市建設。近期隆基股份還收購了森特股份的股權,一起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

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光伏企業推出了針對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市場的產品,比如晶科能源的BIPV幕墻、隆基股份的首款裝配式BIPV產品“隆頂”等。雖然目前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發展還處于推廣階段,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市場,其相關產業鏈和項目也將加速落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