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新基建”的提出,5G的商用落地,以及人們對于生活家居舒適體驗需求的上升,我國家居行業開始逐漸朝著智能化、綠色化、健康化的方向前進。7月的中國建博會,智能家居館人潮如織,海爾、云米、涂鴉智能、TCL等多家知名企業亮相,展示了大家居建裝行業最新的智能、物聯科技成果和產品服務水平。智能家居的爆發,似乎已經勢不可擋。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從2016年至2019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已經從不到1000億元增長到1800多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發展還將有望增至2000億元。與此同時,到2021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更是有望進一步突破4000億元大關,發展態勢和前景十分喜人。
首先便是疫情加速了產業生態建設,今年的疫情對于全球經濟和產業發展來說是一次沖擊、一場災難,但對于智能家居產業來說卻是一次實打實的機遇。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疫情期間當各行各業產品銷量都出現明顯下滑的情況下,智能家居產品銷量卻呈現明顯的逆勢增長,成為爆點。
據蘇寧平臺給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包括消毒柜、洗碗機、新風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等在內,都實現了200%以上的大幅增長,與此同時從淘寶和天貓的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小家電銷售也同比增長明顯,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品牌銷售額皆實現一定上漲。
疫情催燃的“宅經濟”,毫無疑問是智能家居需求和銷量上漲的主要原因。但疫情對智能家居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僅僅體現在銷量之上,同時還表現在生態建設上。疫情出現后,消費者觀念開始明顯改變,健康、安全等需求的爆發,也給智能家居生態領域的布局帶來了福音。
以蘇寧小Biu為代表,行業內不少企業開始加快步伐、趁勢布局,從單一產品打造轉向生態互聯構建。與此同時,國家3月也召開會議,提出要利用人工智能、5G等技術構建智能家居互聯生態。在此情況下,疫情的出現讓智能家居產品迎來了從單品向生態邁進的轉型期。
而互聯生態對于智能家居發展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來,各大廠商間的智能家居產品無法互聯始終是一個痛點!這不僅影響著企業產品自身的普及,更是制約著行業的進一步壯大。因此從這一層面來看,疫情帶來的產業生態建設,將是智能家居走向成熟的一大轉折。
此外新基建也帶來了市場新機遇。今年以來,新基建被我國政府多次強調,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由此可見新建發展的價值性和重要性。而新基建包括人工智能、5G、物聯網、云計算等眾多技術領域,對于智能家居發展來說,同樣具有積極意義。借助新基建賦能智能家居,將是未來的趨勢。
一直以來,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都是智能家居的關鍵技術,正是有了這兩大技術的加持,才能實現智能家居的互聯互通難題,加速智能家居生態構建。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其包括的智能語音、人臉識別等功能,更是各企業切入智能家居領域的重要利器,因此歷來備受青睞。
而新基建將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通通囊括其中,在推動技術本身發展的同時,也積極強調“互聯網+”和“智能+”應用,對于智能家居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除此以外,新基建看重的另外一項通信技術5G,也是對智能家居發展擁有顯著價值的技術,同樣值得期待和把握。
如果說,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兩大技術是實現智能家居的智能交互和互聯互通,讓用戶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便捷和安全,那么5G則是給這種生活的到來補上臨門一腳,添加上最后的潤滑劑。因為5G能讓數據傳輸和存儲變得更快更高效,可以進一步加速智能交互的實現。
不管是人工智能、物聯網還是5G,新基建帶給智能家居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特別是對于小米、騰訊、阿里等帶著互聯網基因進軍智能家居發展的企業來說,新基建的加持直接影響著它們的技術核心影響力,未來新基建的出現或將帶給技術切入型企業更多機遇。
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生產業,處于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形成,但隨著智能家居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培育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智能家居市場的消費潛力必然是巨大的,產業前景光明。不過由于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和阻礙,潛力變現能力和發展成熟度都還遠遠不足,基于此,未來我國智能家居發展還需把握機遇、直面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