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布局,我國5G網絡建設已經取得了不錯成果。據此前工信部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40萬個,平均每周新建開通5G基站超1.5萬個。預計到年底,就能在全國主要一線城市完成5G網絡的基本覆蓋。
如此快的建設速度無疑令人欣喜,但與此同時,運維難題也讓人憂慮。因為伴隨著5G基站的越建越多,運維壓力和成本必然不斷升級,再加上5G基站由于頻率高損耗大、用戶少空載率高、行業應用呈現峰谷趨勢,都對其運維提出嚴峻考驗,容不得我們忽視。
據了解,相比已有的4G基站,未來5G基站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耗電量和價格上,都將在3倍左右。這意味著數量龐大的5G基站需要遠比4G更多的投入去運維,同時如果運維稍有不妥,就可能帶來比4G時代大得多的損失。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運維的難度。
而5G時代的運維除了要面臨數量和成本上的難題外,精細化管理刺痛著運營商的神經。目前,在基站建設快但用戶數量并不多的情況下,5G基站空載率比較高、應用峰谷現象明顯,如何保障5G開展應用的同時又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損耗,變得同樣非常迫切。
在此背景下,我國雖然采取了多種運維手段緩解上述壓力,但效果都不太明顯,也時常遭受人們的質疑。例如我國采用人力巡檢方式保障基站穩定安全,卻呈現出效率低、成本高、不安全等問題。以及采用閑置的方式解決基站空載損耗問題,也被指浪費了資源。
對于此,我國有關部門也是提出,我國5G建設除了要追求快之外,對于基站的精細化、智能化運維管理也迫在眉睫。
巡檢無人機作為現在電力、管道、農林等領域廣泛應用的運維利器,由于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飛行性能優秀、可攜帶一定載荷等特點,巡檢無人機在勘察、巡檢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一方面其不受地形地貌限制,能夠滿足5G基站數量多、分布廣的巡檢需求,另一方面其也能實現對人員的替代,降低巡檢安全風險、提高運維工作效率。
與此同時,針對目前5G基站大部分建設在城市之中,巡檢起來容易對居民和商業活動造成影響等問題,無人機更是不二之選。通過無人機進行于遠距離勘察和巡檢工作,不僅能減少擾民、降低協調成本、快速完成工作,而且資料數據收集也更精確詳實。
巡檢無人機的發展和技術革新使得巡檢行業發作了革命性的革新,有數據顯現:巡檢無人機的運用能夠進步6到10倍的巡視功率,并且因為巡檢無人機自己能夠儲存電量,這就使得在作業的過程中,避免了停電狀況的發作。
目前巡檢無人機在巡檢方面的運用得到了大力的支持,相信在巡檢無人機在行業的應用也在將來發展的越來越好。
除此以外,在巡檢無人機操作簡單、靈活性強、適應能力突出的特點加持下,無人機運維還能有效應對大風、雷雨、大學、冰凍等極端天氣,以及地震、洪水等災害環境,并且能夠適用于因交通或障礙物阻攔而無法進入的巡檢區域,可以說運維的可靠性極佳。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無人機能夠發揮出平臺功能,集成包括5G自身在內的諸多前沿科技與智能技術,讓運維變得更加準確化、精細化和智能化。在眾多技術加持下,無人機不單單能勝任前段數據收集工作,甚至能參與到后方分析、決策與處理環節之中。
5G技術將為無人機的飛行測控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反過來無人機將會對巡檢行業產生較大影響。石油、燃氣、電力等行業可利用裝載光電設備的網聯無人機完成日常巡線巡檢工作,與人工巡線相比,此方式可極大提升工作效率,特別對地形復雜、環境惡劣的地區而言,可極大降低作業風險,擴大作業范圍。同樣,網聯無人機也可針對物流行業開辟快速運輸航線,促成急件速達服務。網聯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可進一步擴展到森林防火、安防安檢、交通巡查等眾多領域,從而推動無人機產業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