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強調以科技產業為突破口,加快推動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正在顯現出強大動能,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助力網絡安全產業邁向新高度,同時也對網絡安全提出了全新要求。
新基建的本質是數字化基建,中國新基建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智慧城市,一個是工業互聯網。前者提高城市治理管理水平,后者是讓傳統制造業通過數字化實現轉型升級,都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現實世界的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時代,意味著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大數據驅動業務、軟件定義世界,整個世界的基礎都架構在軟件之上,工廠、電力、交通、能源、金融等領域皆與數字化掛鉤?!?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表示,數字孿生時代,網絡攻擊影響力更甚核彈。
在數字化時代,網絡安全不能只是信息化的附庸,如果沒有網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都將如同“裸奔”,設施建設數量越大、融合程度越深、涉及領域越廣、安全隱患也會越多,“新基建”被控制、被癱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網絡安全是做好“新基建”的提前條件,也是做好“新基建”極其重要的“內在規則”。作為新基建最重要的“基礎型技術”之一的網絡安全,已成為新基建持續發展最關鍵的底層構架“基石”。
“新基建”中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導致安全風險急劇上升。在新的交互場景下,網絡攻擊不僅會影響虛擬空間的正常運行,還會給不同的線下生產、生活場景帶來諸多安全挑戰。例如DDoS攻擊會讓一個游戲掛掉,甚至可能在購物節讓電商平臺實時交易全線崩潰,給數千萬用戶造成影響。但“新基建”全面部署實施后,一旦網絡出現問題,將給數字經濟帶來‘地震式影響’。攻擊者不僅影響商業利益,還會影響社會運行,導致生活、生產全面塌陷,經濟基礎設施面臨嚴重安全威脅。
要抓住“新基建”帶來的網絡安全發展新機遇,必須要從政策上保持重視、從投資上找準方向、從行業用戶角度提高安全意識、從企業自身角度確定產品布局,積極參與到“新基建”的建設浪潮中去,形成全數據、全能力、全行業、全社會的大協同。
1.從政策上,同步加強“新基建”的安全保障在“新基建”的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在推動國家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確保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安全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步運行。從政策層面,必須加強監測監管,加強應急響應,監督指導任何參與“新基建”與數字社會運行中的主體,具備充分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完善政策制度管理體系,做好網絡安全審查和監督工作。
2.從投資上,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安全投資從“新基建”的七大重點方向上可以看出,要重點關注以特高壓及新能源為代表的能源領域的網絡安全,以城市軌道為代表的交通領域的網絡安全,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網絡安全,都將是未來的產業投資熱點。
3.從應用上,加快建設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中,在“新基建”的發展過程中,行業用戶必須要加強網絡安全保障,按照《網絡安全法》《密碼法》等要求,同步規劃和制定數字“新基建”安全技術保障措施,完善面向數字“新基建”的安全測評、安全審計、保密審查、日常監測等制度。在面臨大融合、大連接的數字社會中,應當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加快提升網絡安全建設水平,以應對日益復雜的信息社會環境。
4.從供給上,積極提升產品安全能力網絡安全建設必然是一切“新基建”所面臨的基礎性問題,網絡安全企業應當把握“新基建”這一重大利好,發揮自身在數字新技術、安全能力建設和安全運營方面的優勢,積極投身于各地“新基建”熱潮中。一方面,網絡安全企業應當運用整體系統工程思維建設網絡安全能力,提升自身產品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有實力的網絡安全企業不但可以參與“新基建”建設,更需要成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服務數字城市、數字社會的管理,保障數字經濟的安全平穩運行。
新基建帶來的是一次巨大的技術變革和數字化浪潮,想有效應對涉及社會各單元的信息威脅,就必須在現有數字安全技術、策略、意識和人才儲備基礎上,進行全面的安全升維。今天的數字技術正在構建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網絡空間安全能力建設也成為新基建的核心構建之一。解決數字基建面臨的新風險,首先需要轉變網絡空間安全思維。
傳統網絡安全關注的重心大多在安全技術和產品方面,解決單點的問題。在新基建中,數據資源貫穿其中。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從安全能力建設的源頭進行標準化風險預防成為每一位網絡運營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