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工業軟件與地信領域罕見聯手,計劃為規劃、測繪等行業用戶提供全國產的“CAD+GIS”解決方案。
合作雙方分別為國產工業軟件旗手中望軟件和GIS企業易智瑞。雙方表示,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化國產GIS和CAD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
中望軟件目前正全力闖關科創板,其主營業務是2DCAD、3DCAD和CAE等工業軟件產品。2017-2019年度,公司主營業務的毛利率高達96.48%、99.29%和97.79%。
上個月剛完成改制的易智瑞已成為全內資的國內企業,表示將研發新一代的國產GIS平臺產品。
目前,GIS在我國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但與CAD等工業軟件的合作還不多見。兩家企業合作的一個重要背景是軟件國產化。
同樣在上個月,美國MathWorks公司禁止哈工大、哈工程使用Matlab數學軟件。Matlab是EDA工業軟件的一種,此前華為、中興被禁用的芯片設計軟件也屬于EDA。而在年初,美國還曾出臺管制措施,限制某些地理空間圖像軟件出口。無論工業軟件還是GIS領域,軟件國產化都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和趨勢。
兩家企業合作的另一重要背景是智能制造,這是我國制造業升級以及經濟模式轉型的核心動力之一。
《中國制造2025》戰略公布后,我國加快制造業升級步伐,5G、AI、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工業產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近幾年,在大量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工業互聯網也迅速在各工業領域落地。
然而,有專家指出,當許多人都沉迷于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時候,沒人意識到如果除去這些概念的一層一層外衣,最內核的都是工業軟件。
據了解,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主要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仿真軟件CAE、輔助制造CAM、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等,生產管理類則包括應用廣泛的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等。
現實是,我國工業軟件與世界頂尖水平相比,差距巨大。有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CAE軟件與國外相比有二三十年的差距。如果從商業化進程看,我國CAE軟件至少落后國外四十年,而且還在拉大。
再如,中望軟件去年營收3.6億元人民幣,而全球最大的CAD軟件廠商歐特克今年一季度的凈營收為8.86億美元。
去年10月,工信部、發改委等十三部門聯合發布《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推出的第一項工程就是“關鍵設計軟件迭代工程”。今年3月工信部透露,將啟動國家軟件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決關鍵軟件的卡脖子問題,著力推動工業技術的軟件化。
而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GIS與工業軟件開啟了融合之路。
從測繪地信的角度看,此次合作應是工業軟件涉足地信領域的一次嘗試。近兩年,在傳統供應商之外,有越來越的新供應商進入測繪地信領域,包括通信、互聯網、物流、電信運營商等行業巨頭。隨著中望軟件的進入,自然資源賽道的參與者更加多元化。
從智能制造的角度來看,易智瑞與中望軟件的合作,也是GIS跨界工業軟件的一次嘗試。盡管GIS在各行業的應用越來越深入,但進入智能制造最核心的工業軟件領域還頗為罕見。
這是不是說明,面對工業制造領域深刻變革的過程,GIS也可以不做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