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氫燃料電池迎來爆發,氫燃料電池圈如何消化3000億龐大市場?

時間:2020-06-1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氫燃料電池是一種用電化學反應方式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能量轉換裝置。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氫能具有高效環保、應用豐富、可儲能運輸的顯著優勢。

  2020年12月12日,一場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論壇在天津舉辦。會議開始前,場內已經座無虛席。密集的行業會議,折射出新能源汽車當下的冰火兩重天。冰的是電動汽車。

  這個冬天,電動汽車遭遇了結結實實的“滑鐵盧”。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從今年7-11月,以電動汽車為主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5個月下跌,其中10月銷量的同比跌幅高達45.6%,11月的同比跌幅也達到了43.7%。就連曾經風頭極盛、被譽為中國“出行教父”的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也因公司巨虧成了“2019年最慘的人”。

  火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1-11月,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26輛和1337輛,同比增長分別為398.6%和375.8%。盡管絕對數字與電動汽車相去甚遠,但近400%的增速,又像寒夜中的一束火光——雖帶不來溫暖,但依然耀眼。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火熱,還體現在公司數量的爆發上。自2018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日本參觀了豐田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后,國內氫燃料電池的熱度達到高峰。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2020年底14號國家標準公告,批準236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其中包括國家標準《無人機用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據悉,該標準實施日期為2021年1月1日,屆時不僅我國無人機電池技術將迎來進一步規范,同時氫燃料電池產業也將迎來全新發展。

  說起氫燃料電池,可能很多人比較陌生。其實,氫燃料電池就是一種用電化學反應方式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能量轉換裝置。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氫能具有高效環保、應用豐富、可儲能運輸的顯著優勢,因此以其為原料制成的燃料電池也能避免污染物排放,并且持久供能。

  氫燃料電池愈發受到重視

  近年來,發展氫燃料電池已經日漸成為我國聚焦的一個重點。一方面,由于能源需求的不斷攀升,我國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在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環保用能需求下,能源變革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以來源廣、轉化高、零排放為特點的氫能制作電池成為首選。

  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無人機等的不但發展,解決相關續航、安全、環保等問題也促使人們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的關注。因為相比動力電池和其他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不需高溫轉化,而且轉化效率更高,基本無污染物排放,只要有氫供入便能持久提供電能,優勢相對明顯。

  基于此,目前我國政府也是加大了對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的政策指引。例如2019年,氫能源便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同時今年4月份,《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也將氫能首次寫入法律之中,使其成為與煤炭、石油、核能、風能等一樣的能源。這些頂層設計為產業發展提供利好。

  除此以外,各省市地方也在積極跟進相關規劃與紅利。例如天津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大連市編制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北京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也提出要打造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試點示范城市。

  而在企業端,大量車企和無人機企業也在不端加速氫燃料電池的研發與布局。目前,包括上汽、宇通等在內的車企都已經推出相關氫燃料電池車,韓國現代也在加大氫燃料電池技術推廣應用。與此同時,豐田、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億華通等六家企業還合作設司,共同推動其普及。

  總而言之,出于能源變革和產業需求的兩大推動,當前我國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大門已經開啟,國家與地方政策的不斷出臺,彰顯了我國對氫燃料電池的高度重視,同時應用端企業們的大力布局,也體現出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未來,氫燃料電池或將趁勢崛起,并迎來廣闊前景。

  廣闊前景變現需補齊短板

  那么,這個廣闊前景究竟有多大呢?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市場已有40余家車企參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市場上曾出現50多款相關車型,25家相關系統集成商,并有20多個省市發布相關政策與規劃,投入資金超過800多億元。同時在產業鏈方面,制氫產值超160億美元。

  也就是說,在當前產業市場剛剛起步的情況下,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億,而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未來十年我國氫燃料市場空間還有我達到3000億元以上,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不過,要想將如此廣闊的藍海市場變形也并不容易,因此目前產業發展存在明顯的問題。

  去年6月份,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車科創功能平臺曾發布過《長三角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白皮書》,對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集群分布、產業鏈發展以及問題與挑戰進行了全方位介紹。其中顯示,我國氫能源市場規模雖然很大,但產業鏈、成本、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等尚待突破。

  具體而言,發展氫燃料電池首先需要解決氫能源制造問題,其次還有氫能源儲運問題。但目前我國在氫能源制造過程中損耗和污染比較大,同時儲運也比較難,成本也比較高,因此產業發展阻礙較大。而造成該方面的原因,則是產業鏈發展與基礎設施的落后,以及人們對產業認知不足。

  一方面,我國無論在電池系統的底層技術還是系統集成領域,均處于追趕狀態。產業鏈上很多核心零部件無法實現國產,或是與國外水平相差甚遠。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層面給予燃料電池一定重視,但地方政府對技術不了解或不認同,行業與民眾普遍缺乏正確認識,這些制約行業進程。

  基于此,未來我國要想將千億藍海真正變現。不僅需要從氫能制造和運輸相關技術與設備入手,打造自身核心技術,形成完備基礎設施,而且還要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與行業民眾對產業的認知和認同,避免將制氫、儲運、加氫站建設等項目盲目劃分至“危險項目、污染行業”等隊列之中。

  氫燃料電池已經成為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重要方向,走在最前列的就是日本,此外歐盟也特別支持氫能。除了政府,很多企業界,尤其是國外大的能源公司、整車巨頭,已經在規劃未來2050年全球氫能供給方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