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超】“在我看來,新基建的核心就是將傳統的技術,轉換成為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基建將會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極大的促進,而作為萬物感知的入口,我認為華為機器視覺已經準備好了?!比A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表示。
所以他將“華為安防”改名為“華為機器視覺”,雖然安防領域依舊是最大的垂直領域,但華為賦能萬物的雄心已經一覽無余。
除了華為,近年來越多越多的巨頭,如BAT、京東都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視覺的邊緣瘋狂試探,為下一個十年做積累。
安防領域,要做第一
談到安防,杭州這座城市已經聚焦了太多安防巨頭,海康、大華、和阿里千絲萬縷的宇視加上這次的華為,此次華為放言:今年在安防領域做到國內前三,三年內贏得第二,五年內做到第一。其實了解一點的人都知道,安防領域的國內第一也就等于全球第一。
而在這里,華為將直面??低暸c大華股份。
從華為此次發布的新品來看,下一代“四無”生態攝像機是最為重磅產品,其余的核心要素包括5G、AI、夜視、邊緣存儲等傳統安防難以解決的問題。段愛國認為,目前安防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整體偏慢,整個行業如要健康發展,必須跨越從高清到智能的龐大鴻溝。面對鴻溝,華為安防的應對之策也比較直接:
一是聚焦安防底層技術,從芯片開始發力,無論是服務器芯片鯤鵬,還是AI芯片昇騰。
很多人只知道華為海思在上手機芯片上正在大舉超越,其實海思分為“大海思”與“小海思”:“大海思”主要研發手機芯片、基帶芯片、服務器芯片,在去年年底之前,并不直接對外銷售。而“小海思”則主攻電視機頂盒與安防芯片,不僅對外銷售,而且堪稱市場一霸。
在安防芯片領域,2007年小海思才正式切入,僅用了三年時間成功擠掉了德州儀器、恩智浦等外企,打進了全球前兩大安防巨頭??蹬c大華的供應鏈,并牢牢占據了全球70%的安防芯片市場。
段愛國透露,昇騰是一個大的系列,未來兩年,華為每年都會推出五款新型芯片;前端攝像機這塊,未來會陸續推出X/M/C系列;后端平臺除了IVS3800以外,還會陸續推出IVS1800等各種系列,規格從幾百路到幾千路不等,整個布局往全系列化推進。
另外,在軟件平臺端,華為安防會將SDC開放進行到底,后端也會沿著多算法倉架構,持續優化算法兼容性。
所以,華為做安防,有著天然的優勢,但也有著后天的劣勢。
最大劣勢來自渠道,???、大華渠道的優勢,不是一兩年能夠積累的。業內人士坦言,和??档慕磺槭且粋€項目一個項目做出來,外部??档匿N售團隊很是強大;內部,海康和大華的財報都因為去庫存和整理渠道出現過波動,而這清洗過一輪的渠道,應該更加牢固。而華為內部也認為渠道目前是弱項。
從安防到智慧制造
此次,華為機器視覺基于六大新產品,發布了針對不同行業需求的十大場景化解決方案,包括全息社區、全息路口、高速大聯網、智慧水利、智慧網點、普教聯網、智慧電力、智慧油田、智慧制造、智慧園區,涵蓋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這其中,高工機器人最為關注的就是智慧制造。
安防到智慧制造,華為究竟要做出什么轉變?高工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盧彰緣表示:“安防是定性,但是工業是定量,從精度上來看,是從毫米——微米——納米的轉變,雖然有難度,但是對于華為這種巨頭來講,并不難?!?/p>
如果一定要說華為進入工業場景會出現的問題,那就只有訂單。安防的訂單是動輒以億為單位的大訂單,工業的訂單來說,規模要小一到兩個量級,就是幾十萬、幾百萬的單子為主。例如???019年營收576億,工業視覺的頭部企業,以康耐視為例,2019年營收7.26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就50億。
據GGII《2020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65.50億元(該數據未包含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1.77%。2014-2019年復合增長率為28.36%。GGII預測,到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155.6億元。
這種零散的訂單和小規模的市場對華為這種巨頭來說就很雞肋。所以,華為機器視覺將會在智慧制造中扮演一個什么角色,是類似??低暋⒋笕A股份成立子公司,發力工業應用,實現定位引導、測量、缺陷檢測、讀碼、OCR識別甚至發展移動機器人業務;還是做一個大的集成商,上不碰數據,下不碰應用,都猶未可知。
對于國內的機器視覺企業而言,無論2D還是3D廠家,目前都覺得華為暫時不會進入工業場景,業內人士均表示:“這個市場太小,華為暫時還沒有興趣進入這個市場,但未來還不好預測,華為也表示不會獨享市場,更期望和更多的生態伙伴進行合作,共同發展?!?/p>
對比以視頻為核心的兩大安防巨頭,??低暋⒋笕A股份都在工業視覺領域有所建樹,海康機器人2019年營收8億,旗下工業視覺和移動機器人板塊表現出色,大華股份的移動機器人在巡檢和物流領域也在蒸蒸日上。
所以,華為在機器視覺上的探索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