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到2025年智能制造產業人才缺口達450萬人

時間:2020-05-25

來源:經濟日報

導語:隨著產業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物聯網已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農業、智能交通和智慧醫療等領域得到較好應用。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智能制造已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發展機遇的制高點和主攻方向。但與此同時,支撐服務智能制造相關領域技術發展人才的緊缺也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新職業信息,這意味著數百萬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從業人員從此有了正式職業。

  何為智能制造?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從專業角度而言,智能制造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將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并通過各類感知技術收集生產過程中各種數據,通過工業以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工業服務器,在工業軟件系統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并與企業資源管理軟件相結合,提供最優化的生產方案或者定制化生產,最終實現智能化生產。

  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如此迅猛,人才需求情況如何呢?答案是缺口巨大。目前,智能制造的應用型崗位,主要有智能制造裝備升級、綠色制造智能升級、優質制造智能升級、工業軟件使用與維護、工業互聯網與云平臺這5個發展方向,涉及20多個相關具體工作崗位。據數據分析,2020年智能制造領域人才需求預測750萬人,人才缺口預測300萬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預測900萬人,人才缺口預測450萬人。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的任務,就是為智能制造產業輸送“頂梁柱”式人才。

  隨著產業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物聯網已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農業、智能交通和智慧醫療等領域得到較好應用。由于前景廣闊、使用范圍廣泛,目前,我國在工業、農業、家居、物流等細分領域誕生了眾多中小型企業,提供了許多項目規劃設計、系統運維等技術技能型就業崗位,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有調查顯示,未來五年物聯網行業人才需求缺口總量將超過1600萬人。

  隨著人工智能概念的持續火爆,大批求職者還向人工智能相關崗位靠近。人社部發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測算,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過500萬人,國內的供求比例為1∶10,供需比例嚴重失衡。報告認為,不斷加強人才培養,補齊人才短板,是我國的當務之急。

  作為智能社會基礎設施的云計算,也正在社會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技術地位。人社部分析指出,當前云計算行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保持持續增長,一線城市云計算人才需求最為明顯。北京云計算人才缺口將近12萬人,其次為上海、深圳和廣州,分別突破9萬人、7萬人和6萬人。

  “‘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正式發布,是從國家層面對這些職業的肯定,為行業人才的選用與培養明確了方向,是落實國家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推進技術技能人才建設的重要舉措。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和人才供給,滿足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下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進而服務于科教興國、創新驅動和人才強國等國家戰略,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分析指出。(記者韓秉志)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