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歌者】如果說成熟的工業機器人是代表了速度與精度的“鋼鐵猛獸”,滿足著人類關于工業自動化的最佳市場想象力,那么協作機器人無疑是人類在工業領域對于空間與角度的探索,是機器和人共同作業于自動化領域浪漫與實用的結合體。
協作機器人一經面世,就引發了業內的濃厚興趣。這種輕量化、安全化的新興工業機器人可以彌補工業生產中傳統工業機器人的流水線化的限制,進行定制化、特殊化的生產操作。在2019年工業機器人整體“遇冷”的情況下,國內協作機器人逆市上揚,并進入百家爭鳴時代。
根據GGII數據顯示,2019年協作機器人銷量8200臺,同比增長29.75%,市場增速明顯高于工業機器人整體市場增速。我們可以期待,在智能制造大浪潮加速涌來的形勢下,協作機器人或將成為下一階段工業機器人領域競爭的重點。
在5月19日的高工機器人直播間中,瑞典機器人谷中國中心CEO AdamHagman也對后疫情時代協作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了充分的信心。在本次直播中,Adam Hagman主要介紹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協作機器人潛在的機會點以及瑞典機器人谷中國中心能夠為客戶創造的價值。
據介紹,瑞典機器人谷成立于2003年,由瑞典政府資助,位于瑞典韋斯特羅斯市,是ABB集團、龐巴迪、H&M集團和阿特拉斯自動化事業部的發源地和總部,也是整個歐洲機器人產業的“心臟”。瑞典機器人谷主要為產業升級和老齡化社會開發基于機器人應用的創新解決方案,目前已有超過40項的機器人應用創新技術和項目成功投放市場。
Adam Hagman表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與國外同行業面臨相同的挑戰。例如熟練技工的市場稀缺、高昂的人工成本及培訓成本、難以保持產品的高品質等問題的日益凸顯,使得企業對機器換人的呼聲高漲。這次疫情的爆發則按下了加速鍵,隨著未來環境不確定性加大,只有企業的自動化程度越高,越不容易受此類突發事件的影響。
這也是瑞典機器人谷追求的價值所在,致力于提升制造業效率和生產力。所以在Adam Hagman眼中,他將瑞典機器人谷中國中心的業務分為三類:協作機器人應用開發、機器智能培訓、技術企業孵化。這其中,協作機器人應用研發中心(CRTC)是重點,它將專注于中國的產業升級中勞動密集型的應用場景開發,面向制造業產業升級,開發基于協作機器人應用的創新解決方案,幫助制造業企業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在重型勞動作業的工業現場中,機器人安裝的臺數已達到了較高水平,這表明行業自動化發展已步入成熟階段。而在輕型&復雜勞動作業場景中仍然是大量的人工作業,自動化改造需求明顯,這也是協作機器人的主要戰場。目前協作機器人最常見的應用場景包括拾取、放置、設備看護、包裝碼垛、加工作業、精加工、質量檢測等七大領域。
未來瑞典機器人谷中國中心將基于在瑞典的成功經驗,建立適用中國產業應用場景的協作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以過往超過15年的行業領先研發技術經驗為客戶提供協作機器人柔性制造解決方案,降低機器人的使用門檻,突破現有協作機器人的靈活性和智能性,將精密部件生產和裝配等自動化應用帶入全新柔性制造時代。
隨著柔性制造的需求愈發強烈,協作機器人也在下探開發更多的應用場景。瑞典機器人谷中國中心可以為系統集成商合作伙伴,提供數字仿真模擬、機器人編程、硬件和圖紙以及解決方案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支持,讓他們去幫助終端用戶實現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