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數控發布公告,擬非公開募資不超過8.57億元,用于高性能數控系統技術升級及擴產能項目、紅外產品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對象為卓爾智能(占比50%)、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占比45%),以及陳吉紅等公司高管。
這是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的首單投資。對于此次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參與投資,華中數控方面表示,制造業大基金投資數控系統與數控機床領域,說明國家戰略關注點開始延伸至制造業最核心的短板領域。
數控機床是工業母機,而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大腦,也是汽車、3C領域、航天航空等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基礎。2018年國內機床消費達到288億美元,但國內的數控系統在中高端領域占比較低,進口依賴極高,存在安全漏洞及“卡脖子”問題。
華中數控依托華中科技大學技術力量而發展壯大,是國內高端數控系統龍頭,本次定增加碼數控系統項目,將進一步鞏固公司行業地位。同時加大紅外產品產業化項目投入,擴產和橫向布局同時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華中數控作為我國最早開展紅外測溫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在新冠疫情爆發后,已累計生產了數千套“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
董事長陳吉紅介紹,華中數控生產的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通過先進的光電子技術、熱成像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對6~8米遠處的人流中的被測對象進行快速體溫檢測,實時識別和顯示被測對象的人臉圖像和紅外熱圖像,并自動跟蹤鎖定人體體表最高溫度,測溫分辨率可達0.05℃。
目前,公司“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深圳機場、深圳地鐵、首都機場等全國投入使用,為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需要關注的是,陳吉紅認為疫情得到控制后,紅外人體測溫產業仍將保持較大增長空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紅外人體測溫設備的應用,將再次給紅外人體測溫產業提供了產業升級的新方向。”陳吉紅預計,紅外人體測溫設備將進一步普及。
他認為,此次疫情過后,全社會將提高對紅外防疫類設備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除了機場、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外,其他人流密集場所例如企業園區、學校、小區等單位也將會產生相關需求。
陳吉紅還建議,國家應在高鐵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永久性布設體溫監測設備,從國家層面盡早規劃籌建人體體溫監測預警網絡和大數據中心。